58岁的李女士,是长沙一所大学的老师,最近一段时间,她不知疲倦地驱车往返于株洲、长沙之间,为的医院康复医学科最新一代治疗腰颈椎疾病设备--“外星舱”的治疗,一种被称为脊柱疼痛智能康复系统。
说起“外星舱”,李女士是深有“感情”,她说幸亏了“外星舱”,要不然她的“佝偻背”、“痛苦脸”、“蹒跚步”不知还要折磨他多久。
说起这位最近每天不辞劳苦奔波一百多里,请着弟弟专门开车护送至株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李女士,康复医学科林健主任印象深刻。当时,李女士是在家人的搀扶下,满脸痛苦地一步一步挪进他的诊室。据了解,李女士医院治疗,效果均不佳,病情日趋严重,经常痛得彻夜不眠、茶饭不思,行动极为不便。经人推荐,特意找到林健主任为其诊治。林主任经仔细检查后,确诊李女士L3/4椎间盘膨出,L4/5,L5/S1椎间盘突出并脱出,椎间隙侵占一半以上,累及相应硬膜囊及两侧神经根受压,情况非常严重。
林主任详细评估后,特意为李女士量身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建议李女士采用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经过半个月的脊柱无创减压(简称外星舱)治疗,同时配合放射冲击疼痛治疗等其他综合治疗,李女士腰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弯腰活动自如,开开心心地亲自开车回到了长沙。
据林主任介绍,我院康复医学科拥有株洲市唯一的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近期投入使用以来,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百余例。“外星舱”是模拟宇航员在太空中失重状态下腰背肌肉的放松状态,通过精密的设计,以非线性的对数牵引力使治疗作用集中在病变的椎间盘,通过周期的间歇性来回牵引,消除椎旁肌肉的抵抗,使脊柱盘内形成持续负压从而达到治疗和修复的效果,相比传统的仅只是对脊柱的一个拉伸牵引,它具有仿失重准定位、高减压、深滋养、精修复的优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丝毫不适,治愈率高达80%以上,与手术效果基本一致,且风险到最低。
最后林主任提醒,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病情轻者仅仅是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部活动受限,重者可造成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瘫痪”等,所以大家一定要早预防、早诊治,千万不可忽视。
知识链接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介绍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发现在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实验室和阿波罗的太空试验中第一次记录了我们的脊柱在失重环境下做出的反应。太空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身体的高度比平时增加了2英寸,宇航员的腰椎旁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椎间盘高度也明显增加,这些现象表明在失重状态下能有效消除脊椎旁肌肉抵抗力,使椎间隙轻松打开,肌体中的营养成分迅速渗入椎间隙,滋养病变部位,减轻对神经的压迫,降低腰部疼痛,明显改善椎间盘逍脱、突出、退行性病变与小关节紊乱症状。
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主要是依靠椎间盘内负压状态下渗透作用获得,减压治疗可使椎间盘达到持续负压状态,使营养物质得以渗透到椎间盘,达到营养和修复椎间盘的目的。
治疗原理:模拟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状态下腰背部肌肉的放松状态,通过精密的设计,以非线性的对数作用力是治疗作用集中在病变的椎间盘,是盘内形成持续的负压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有不适感觉,具有定位精确、作用力集中、治疗方案独特、动态可控、治疗效果突出。主要为脊柱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无痛无创的减压治疗。
治疗效果:、利用非线性对数牵引力,扩大椎间隙,增加椎间盘高度,使椎间盘内持续处于高负压状态(最多可达-至-mmHg);使突出的髓核疝回纳,解除周围血管和神经的压迫;、使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质渗透到椎间盘内,达到营养和修复椎间盘的目的。
适应证:膨出型和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小关节综合症、坐骨神经痛、椎间盘介入治疗和椎间盘术后的康复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预防与治疗、腰肌劳损等。
名医推荐
林健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针灸、推拿、颈肩腰腿病、脊柱手法调衡、矫正等。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联系-/
(来稿:党政办李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