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金彦珉主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心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古籍,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金氏脊柱多维动态平衡”理论,作为脊柱平衡理论创始人,腰椎多维平衡治疗机发明人,拥有国家专利1项(专利号:ZL2)。金主任独创的疗法具有如下四大技术特点:①无痛安全;②不用药、无毒副作用;③按指导正常工作;④不复发。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金主任治疗一次症状明显减轻,4~6次方可痊愈,真可谓“手到病除”,积累了大量的患者群,并受到广泛好评。
“金氏脊柱多维动态平衡理论”是基于仿生学、微观力学的一种治疗颈、腰椎病变的一种理论。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仿生学,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技术,这里指通过模仿和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运动方式而治疗人类疾病或者达到养生康复的作用。人类所生存的这个大自然,不仅仅只有我们人类这一个物种,还有鸡、鸭、鱼、鸟、虫等各种动物等,我们都生存在同一个自然环境下,存在必然的关联,华佗创立的五禽就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而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比如拿马做个例子,当马拉车时,马的脊柱成弓形,此时脊柱的力是向前,而马的缓解方式是在地上“打滚”,此时脊柱力的方向则是向后,这就是一种平衡,所以马就不会得脊椎间盘突出的病。
当然了,我们人体也一样,当我们白天工作的时候,腰是向前弓着的,所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就不要做向前哈腰、仰卧起坐等姿势及运动,避免进一步加重已经突出的椎间盘,而应该尽量向反方向运动以改善或解除压迫,如下腰等。
那么微观力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微观力学,与宏观力学相对,宏观力学形象点说就是我们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大尺度的东西。微观力学则相对把研究尺度缩小了,比如微米纳米级别的,需要借助于新的工具和理论进行研究。而金主任的“金氏脊柱多维动态平衡理论”中是如何运用微观力学来阐述颈、腰椎病变的生理情况及治疗呢?我们知道脊椎是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附件组成。椎板内缘成弓形,椎弓与椎体后缘围成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内有脊髓和神经通过,两个椎体之间的联合部分就是椎间盘。椎间盘是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组成。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它是一种富含水分、呈胶冻状的弹性蛋白。
椎体的连接与运动除依赖椎间盘组织外,腰椎的韧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椎体主要的韧带有8条,分别为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体侧方韧带、黄韧带、关节囊韧带、横突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韧带维系着椎体、脊柱的力学平衡。所以当身体运动时,椎体内部都通过这个韧带、关节进行功能活动。金主任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加上自己对解剖学的精微认识和思考,通过手法治疗使得力学结构稳定,使突出的椎间盘逐渐回缩。
在治疗时,要与导致疾病的力学方向相反,即使之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屈度。例如,你之所以会得颈、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颈、腰椎椎间盘有一个向后的力,使得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而发病,因此治疗时要使力的方向朝前。工作、娱乐、学习时腰椎是均向前,我们不能再用与其相同方向的锻炼,反到起反作用。
正是由于金主任多年来潜心研究颈、腰椎的生理结构、力学基础,加之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广大的患者群,成就了金主任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对于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一次,症状明显缓解,疼痛明显减轻,治疗4~6次,症状基本消失且复发率低。
正是因为金主任的独到见解,我院金彦珉主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提出如下几点注意事项:
1.睡软床或者塌陷的床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绝对禁忌;
2.禁止睡硬板床,这与目前主流的建议恰恰相反,因为这样不符合人体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会使后腰小弯处(突出处)增加裂度,加重突出。仰卧式睡眠时,应在腰部下面垫个垫子,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弯曲。
3.向前弯腰、压腿、仰卧起坐等老百姓经常做的动作对腰椎都有损害。
4.较好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仰卧位和侧卧位。经过腰椎动态平衡调整之后,仰卧位或者侧卧位时,要适当地使用腰枕,保持和恢复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重建间盘正常存在的空间条件;侧卧时,上面的腿略朝前,并垫高,使其高于下腿,防止上腿下坠,牵扯臀部,防止腰部关节扭转,影响腰椎稳定,有利于养护腰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