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91234.html
首先看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之一。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常见,但常看到患者对其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不能有效的诊断与治疗。
一、腰痛≠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原因有很多,一生中80%的人都会经历腰痛。
急性腰痛多为肌肉源性,经休息、理疗等对症治疗可明显缓解,一般不需进行影像学检查(超过2周,建议进一步检查)。
慢性腰痛分为两类:①特异性腰痛和②非特异性腰痛。特异性腰痛就是有明确病因的,如:感染、肿瘤、骨质疏松、骨折或炎症性疾病等。非特异性腰痛占慢性腰痛的80%-90%,病因不确定,反复发作,可能为椎间盘、小关节或骶髂关节源性,也可能是腰突压迫神经引起的神经源性。
因此,不是所有腰痛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二、检查报告是给临床医生作为诊断参考的
影像学检查报告由影像学医生根据片子进行客观描述,给出一个“影像诊断”,而临床医生,除了看片子、检查报告的同时,还会当面问诊、查体,必要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最后才得出一个“临床诊断”。
因此,就医请携带片子,不要仅仅拿着影像报告,请相信医生最后的“临床诊断”,不要自己过度解读影像报告。
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很常见,但不一定引起症状。影像学诊断和临床诊断是完全不同的,影像学必须结合问诊、查体,且与片子表现一致,临床医生才会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临床诊断)。
因此,影像学报告上写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不代表你的症状就一定是突出的椎间盘引起的。
四、X线、CT和MRI检查不能互相代替
X线、CT和MRI评估腰突的侧重点是不同的:X线和CT侧重于看骨骼结构,它们对软组织的辨别能力差于MRI;椎间盘突出其实是髓核的突出,而髓核属于软组织,所以MRI看的最清楚。
另外,拍照时的体位不同,CT和MRI是平卧位,X线是站立位。必要时X线需要加拍动力位和双斜位片,观察椎体的稳定性及发育情况,做出手术方案及难度的准确评估。
因此,建议需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完善腰椎X线、CT和MRI平扫,为顺利手术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张庆胜,男,骨科主任医师。擅长颈椎病、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脊椎脊髓损伤的保守和手术治疗,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疾病(膝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重建、支持带松解)及膝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膝、髋关节置换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