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与人口老化的研究

时间:2017-3-25 0:40:21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韩旭

医院主任中医师,省名中医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发展之十五

衰老与人口老化的研究

一、衰老表现

衰老又称老化,分生理性衰老与病理性衰老两类,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生理性衰老。是生物体自成熟期开始,随增龄发生的、渐进的、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全身复杂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英文称为aging就含有“增龄”、“加龄”的意思。疾病或异常因素可引起病理性的衰老(Senility),使衰老现象提前出现。“衰老”与“老年”不能等同,衰老是个动态的过程,是就整个机体而论。老年则是整个机体的一个年龄阶段,进入这个阶段的机体即属于老年机体。研究人体衰老需要准确、合理的生物学指标。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生理功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表现为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变化。这里主要介绍人体外观的衰老表现和生理的衰老表现。

(一)外观的衰老表现

1.身高身高随年龄逐渐减低。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造成脊柱椎体压缩、椎间盘萎缩、脊柱前弯、臀部弯曲、下肢弯曲等因素使老年人身高减低。

2.体重一般情况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但有的老年人由于活动少,营养相对过剩,脂肪组织堆积严重,导致体重减轻不明显,甚至增加。

3.体表面积体表面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计算方法为:体表面积(m2)=0.×体重0.×身长0.。女性斜率较大,提示女性体表面积下降较快。

4.指距一般成年人指距等于身高,到老年期指距常大于身高,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缩小。

5.胸围及呼吸差老年人脊柱常后隆,胸骨前突。胸廓前后径增加,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增加,上部肋间隙增宽。胸围则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女性较男性明显,可能与乳腺萎缩,肌肉松弛有关。呼吸差是人体深吸气胸围与深呼气胸围的差值,因胸廓通气功能随增龄而逐渐的减弱,呼吸差也与年龄呈负相关。

6.腹围腹围根据性别、营养、体力活动等的不同,随年龄的变化差异较明显。男性一般如体力活动少,营养过度,腹围会有轻度增加活无明显变化。但到80岁后则腹围减小。女性年龄增至60~70岁时,腹围随着腹部脂肪堆积而增加,70岁后随增龄腹围逐渐减小。

7.脊柱老年人脊柱短且弯曲,常出现驼背。

8.指甲指甲的外形随增龄逐渐变为扁平,甚至呈匙状,而且指甲表面可见纵行且稍微隆起的条纹。

9.皮肤随年龄的增长出现老年斑和白斑。老年斑为点状色素沉着,境界清楚,表面不隆起或稍隆起的棕褐色斑,可分布于全身,较常见于面、颈、胸及背部,以及四肢的皮肤。白斑为一种皮肤脱色斑块,呈点状,分布于全身,以四肢、胸及背部较常见。同时老年人皮肤因皮脂腺分泌减少而无泽易裂,搔痒;由于表面粗糙、松弛、弹性降低而出现皱纹、下眼睑肿胀,形成眼袋;皮肤毛细血管减少,变性,脆性增加易出血(老年性紫癜);随增龄,皮肤神经末梢的密度显著减少,致皮肤调温功能下降,感觉迟钝。

10.眼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逐渐凹陷,上眼睑举肌的张力逐渐减弱,从而引起眼裂逐渐狭窄。由于角膜变形而出现角膜老年环。角膜混浊也是角膜变形的一种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的晶状体的退行性变可导致晶状体混浊,又称为老年性白内障。70岁以上老年人晶状体混浊的发病率可达80%,为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

11.耳耳廓的长度及耳长/身高的比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一般于70岁后更加明显。耳垂皱褶也随增龄而逐渐出现,也有人认为耳垂皱褶为冠状动脉硬化的一个指征。

12.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中的长度逐渐增长。

(二)生理的衰老表现

在人的衰老的过程中,整体功能的衰老表现为机体自稳态调节范围变窄,反应力、适应力、免疫力和贮备力下降,个别器官甚至功能丧失(如经绝期后的妇女卵巢停止排卵)。结构的基本变化是细胞萎缩、数量减少,细胞内脂褐素沉积,细胞间质增多,组织纤维化和硬化,致使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从而引起各系统功能的退变。

1.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

(1)水分减少60岁以上老年人全身含水量男性为51.5%(正常为60%),细胞内含水量由42%降至35%,女性为42%~45.5%(正常为50%)。

(2)细胞数减少,器官及体重减轻细胞减少随增龄而逐渐加剧。75岁老人组织细胞减少约30%,由于老年人细胞萎缩,死亡及水分减少等原因,致使人体各器官重量和体重减轻,其中以肌肉、性腺、脾、肾等减轻更为明显,而细胞萎缩最明显的是肌肉,肌肉弹性降低、力量减弱、易疲劳。老年人肌腱、韧带萎缩僵硬,致使动作缓慢,反应迟钝。

(3)脂肪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逐渐减慢,耗热量逐渐降低,因而食入热量常高于消耗热量,所剩热量即转化为脂肪而堆积,使脂肪组织的比例逐渐增加,身体逐渐肥胖。人体脂含量与水含量呈反比,脂肪含量与血总胆固醇含量呈平行关系,因此血脂随增龄而上升。

(4)器官功能下降主要表现在各器官的储备能力减少,适应能力降低和抵抗能力减退等。

2.代谢的老化

(1)糖代谢的变化老年人糖代谢功能下降,有患糖尿病的倾向。研究证明,50岁以上糖代谢异常者占16%,70岁以上异常者占25%。

(2)脂代谢的变化随着机体的老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积聚,而脂质过氧化物极易产生自由基,血清脂蛋白也是自由基的来源,随年龄的增长,血中脂质也明显增加,老年人则易患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

(3)无机物代谢的变化老年人细胞膜通透功能减退,离子交换能力降低,最显著的无机物异常代谢表现为骨关节性疾病,尤以骨质疏松为甚。

(4)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蛋白质代谢的衰老变化是人体生理功能衰退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白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总球蛋白增高,而且蛋白质分子可随增龄而形成大而不活跃的分子,蓄积于细胞中,致使细胞活力降低,功能下降。老年人蛋白质代谢分解大于合成,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蛋白质的量和质趋于降低。蛋白质轻度缺乏时,可出现易疲劳、体重减轻、抵抗力降低等症状。严重缺乏时则可导致营养不良性水肿、低蛋白血症及肝、肾功能降低等。但老年人长期过量的高蛋白饮食,也可增加肝、肾等器官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易发生翻译差错,导致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3.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

(1)呼吸系统的老化①气管、支气管支气管粘膜萎缩,弹性组织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粘膜下腺体和平滑肌萎缩,支气管软骨钙化、变硬,管腔扩张,小气道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分泌亢进,粘液潴留,气流阻力增加,易发生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管腔内分泌物排泄不畅,发生感染的机会增多,内径变大呈桶状。②肺肺泡壁变薄,泡腔扩大,弹性降低,肺组织重量减轻,呼吸肌萎缩,肺弹性回缩力降低,导致肺活量降低,残气量增多,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退化,老年人咳嗽和反射机能减弱,使滞留在肺的分泌物和异物增多,易发生感染。③咽喉粘膜和淋巴细胞萎缩,易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2)循环系统的老化①心脏增大,80岁左心室比30岁时增厚25%,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褐素沉积,胶原增多,淀粉样变,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均降低,心瓣膜退行性变和钙化,窦房结P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房室结,房室束和束支都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导致心脏传导障碍。②血管随年龄的增长,动脉内膜增厚,中层胶原纤维增加,造成大动脉扩张而屈曲,小动脉管腔变小,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血管硬化,可扩张性小,易发生血压上升及体位性低血压。

(3)消化系统的老化①食管肌肉萎缩,收缩力减弱,食管颤动变小,食物通过时间延长。②胃胃粘膜及腺细胞萎缩、退化,胃液分泌减少,造成胃粘膜的机械损伤。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形成障碍,致使胃粘膜易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降低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和灭菌作用。促胰液素的释放降低,使胃粘膜糜烂、溃疡、出血、营养被夺,加之内因子分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失去吸收vitB12的能力,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造血障碍。平滑肌的萎缩使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是引发便秘的原因之一。③肠小肠绒毛增宽而短,平滑肌层变薄,收缩蠕动无力,吸收功能差,小肠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水平下降,致小肠消化功能大大减退。结肠粘膜萎缩,肌层增厚,易产生憩室,肠蠕动缓慢无力,导致水分吸收无力,大肠充盈不足,不能引起扩张感觉,而造成便秘。④肝肝细胞数减少变性结缔组织增加,易造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合成蛋白能力下降,肝解毒功能下降,易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差,易引起蛋白质等营养缺乏,导致肝脂肪沉积。

(4)泌尿系统老化①肾重量减轻间质纤维化增加,肾小球数量减少,且玻璃样变、硬化,基底膜增厚,肾小管细胞脂肪变性,弹性纤维增多,内膜增厚,透明变性,肾远端小管憩室数随增龄而增加,可扩大成肾囊肿。肾单位减少,70岁以后可减少1/2-1/3。肾功能衰减,出现少尿,肌酐清除率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稀释功能降低,肾小管分泌与吸收功能随增龄下降,肾小管内压增加,从而减少有效滤过,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肾调节酸碱平衡能力下降,肾的内分泌机能减退。②输尿管肌层变薄,支配肌肉活动的神经减少,输尿管驰缩力降低,使泵入膀胱的速度变慢,且易反流。③膀胱膀胱肌肉萎缩,纤维组织增生,易发生憩室,膀胱缩小,容量减少,残余尿增多,75岁以上老年人残余尿可达ml,随增龄膀胱括约肌萎缩,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致排尿反射减弱,缺乏随意控制能力,常出现尿频或尿意延迟,甚至尿失禁。④尿道尿道肌萎缩纤维化变硬,括约肌松弛,尿流变慢,排尿无力,导致尿频、尿失禁、夜尿次数增多和残余尿增加。男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液分泌减少,使尿道感染的发生率高。女性常易患尿道粘膜脱垂且易感染。

(5)神经系统老化一般认为,人出生后脑神经细胞即停止分裂,自20岁开始,每年丧失0.8%且随其种类、存在部位等的不同而选择性减少。60岁时大脑皮质神经和细胞数减少20%-25%,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减少25%;70岁以上老人神经细胞总数减少可达45%,脑室扩大,脑膜增厚,脂褐素沉积增多。脑动脉硬化,血循环阻力增大,脑供血减少,从而耗氧量降低,导致脑软化,约半数65岁以上的正常老人的脑部都可发现缺血性病灶。老年人多种脑神经递质的能力都有所下降,导致老年人健忘、智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佳、精神性格改变、动作迟缓、运动震颤、痴呆等,脑神经突触数量减少发生退行性变,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导致老年人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动作协调能力下降。随增龄植物神经变性、功能紊乱,导致体液循环、气体交换物质吸收与排泄、生长发育等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的平衡失调,老年人的触觉、本体觉、视、听觉的敏锐性均下降,味、嗅觉的阈值明显升高,向中枢的传导信号明显减少,从而使老年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只能从事节律较慢的活动和较轻的工作。

(6)内分泌系统的老化①胰腺老年人胰腺重量明显下降,胰腺脂肪浸润和β-胰岛素细胞减少,消化酶分泌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耐量减退。胰腺随增龄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致65岁以上老人43%糖耐量降低,糖尿病发生率高。②甲状腺老年人甲状腺重量减轻,滤泡萎缩变小,结缔组织显著增多,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故老年人代谢率低、耐寒力差、活动下降。由于甲状腺功能不足,也可加速老化。③甲状旁腺老年人的甲状旁腺细胞减少,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增厚,血管狭窄,PTH(甲状腺素)的活性下降,Ca2+转运减慢,血清总钙和离子钙均比年轻人低。老年妇女由于缺乏能抑制PTH的雌激素,可引起骨代谢障碍。④肾上腺老年人肾上腺的皮质细胞变薄,不论性别,随增龄肾上腺皮质的雄激素分泌皆直线下降,使老年人保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与应激能力降低。⑤性腺男性老人性腺功能低下以致丧失生殖功能。卵巢在妇女更年期后,体积缩小约30%、重量减轻、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子宫体积缩小,内膜萎缩而窄薄、腺体显著减少、宫颈口狭窄。由于雌激素减少,生殖道显著退行性改变,表现为外阴表皮变薄、角化增多、阴道粘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分泌物减少、PH多呈碱性,使防御机制减退,故易发生外阴搔痒、老年性阴道炎等。

(7)运动系统的老化①骨老化骨老化的总特征是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骨皮质变薄,髓质增宽,胶质减少或消失,骨内水分增多,碳酸钙减少,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②关节老化关节软骨含水量和亲水性粘多糖减少,软骨素亦减少。关节滑膜钙化、纤维化失去弹性,血管硬化导致供血不足,加重变性,韧带、腱膜、关节素纤维化而僵硬,使关节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引起疼痛,骨质增生形成骨刺。③肌肉老化随增龄肌细胞水分减少,脂褐素沉积增多,肌纤维变细,重量减轻,肌肉韧带萎缩,耗氧量减少,肌力减低,易疲劳,加之脊髓和大脑功能衰退,活动减少,反应迟钝。

(8)免疫系统的老化①胸腺老年期胸腺明显萎缩,血中胸腺素浓度下降,使T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表达均相应极度降低。②T细胞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明显减弱,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减弱。③β细胞β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应答随增龄而下降,抗原和抗体间的亲和力下降。

门诊地点:医院门诊三楼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六上午,周四下午









































白癜风可治愈吗
白殿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jbcs/561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