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施杞教授临床医案1则

时间:2018-2-24 19:42:01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姓名:张某某性别:女年龄:47岁职业:教师

初诊:年3月

主诉:颈项疼痛伴步履牵掣1年余,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素有颈项不适5年余,年12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疼痛,转侧不利,遂至外院就诊并行MRI检查,提示:C4-5椎间盘变性并突出,硬模受压,脊髓轻度变性。给予中西药治疗,具体药物和计量不详。近2周以来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未见缓解,遂来我科就诊。

刻诊:颈项疼痛,转侧不利,下肢拘紧,两手麻木,多汗,头晕,畏冷,胃纳、二便及夜寐均正常。查体:颈压痛(+++),咽(+++),Hoffman(+),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膝、跟腱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双下肢皮肤感觉对称、正常。舌质:紫,舌苔:薄,脉象:弦滑。

检查:外院行MRI检查,提示:C4-5椎间盘变性并突出,硬模受压,脊髓轻度变性。

诊断:西医:颈椎病(脊髓型)

中医:痹证

辨证分型:气滞血瘀,经脉不遂。

治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

炙黄芪15g潞党参12g紫丹参12g

赤芍12g杭白芍12g大川芎12g

粉葛根12g川牛膝12g制香附12g

明天麻12g全当归9g炒羌活9g

左秦艽9g川桂枝9g软柴胡9g

姜半夏9g石菖蒲18g炙甘草6g

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各服用1次。嘱药渣装入纱布袋中湿热敷患部,每日1-2次,每次待药渣凉后为止。

二诊:年3月26日

患者诉颈项疼痛、转侧不利、头晕、两手麻木均较前明显好转,步履牵掣稍有缓解,苔薄质紫,脉弦细。

再拟前法调摄,原方加大蜈蚣3g、仙灵脾12g,续服28剂。随访:二月后随访,患者自诉诸恙皆愈,已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本案为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在退变的基础上发生变性和突出,导致脊髓受压和刺激而引起的综合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颈项疼痛,转侧不利,下肢拘紧,两手麻木。老师根据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并结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从痹论治颈椎病,因证施治,疗效显著。痹者,闭也,乃气血闭塞不通之义。不通则痛,故而患者出现颈项部疼痛。余景和曰:“诸痛之症,当分气血、寒热、脏腑、经脉,断不可笼统而混治之”。王清任云:“痹证有瘀血说,用身痛逐瘀汤,若虚弱,量加黄芪一二两”。本案正是如此,经脉气血痹阻不畅,不通则痛,故表现为颈项疼痛剧烈,治当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蠲痹止痛,以身痛逐瘀汤加减主之。脊髓型颈椎病病程长久,正气受损,营卫失和,故而多汗,方中芍药配桂枝以强卫调营,并能散寒通经。肝主筋,肝经失畅,则可出现下肢拘紧,故方中取柴胡、芍药以疏肝解郁、柔肝止痛。气血不和,痰湿内蕴,则阳气不能上蒸和外达,故而患者表现出头晕、畏冷、舌质紫和脉弦滑。因瘀久亦可滋生痰湿,导致痰瘀互结,病情缠绵难愈,治当活血化瘀与袪痰化湿并用,使瘀血得通,痰湿得化,经脉得以畅达,气血始能流通,此之所谓“久痹剔痰瘀”也。因此,方中佐加石菖蒲以袪痰通络,配伍半夏、天麻以化痰止眩。此外,方中取葛根以解肌止痛,并为舟楫之药,可率诸药上行于颈,直达病所。二诊时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可见治法得当,方药对证,因此加用蜈蚣、仙灵脾以增强搜剔活络、温阳通经之功。全方补养温行,通达内外,气血流畅,则诸恙消逝。全方体现了老师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的学术思想。

该医案从脊髓型颈椎病这一骨伤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入手,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全面深入剖析,同时对辩证思维把握准确,引经据典,分析条理清晰;在方药方面的分析充分体现了“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这一特点。

温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及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jbcs/787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