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疼痛误诊误治病历分析

时间:2016-8-28 10:09:13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椎间盘源性疼痛误诊误治病历分析

椎间盘源性疼痛误诊误治病历分析

1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是极其常见的多发病,是椎间盘内紊乱(IDD)如退变、纤维环内裂症、椎间盘炎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发的慢性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根受压或椎体节段过度移位的放射学证据,可描写为化学介导的椎间盘源性疼痛。

(1)临床特点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主要临床特点是坐的耐受性下落,疼痛常在座位时加重,病人通常只能坐20分钟左右。疼痛主要位于下腰部,有时也可以向下肢放散,65%伴随下肢膝以下的疼痛,但是没有诊断的特异性体征。

(2)影象学特点

I:T2加权像在病变椎间盘均显示低信号改变(椎间盘变黑),纤维环后方出现高信号区是IDD的敏感表现,但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的金标准。由于有10%~20%的椎间盘撕裂患者MRI可以正常。

2.椎间盘造影:椎间盘造影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最可靠手段。只有在椎间盘造影时引发、复制疼痛,并且椎间盘造影显示纤维环撕裂,方可认为椎间盘造影阳性。如果唯一纤维环撕裂或造影剂外漏,病人没有引发、复制痛,说明该椎间盘与病人的疼痛可能无关。主要指标及判定以下:

(1)引发疼痛:重复主要症状,如疼痛的性质、牵涉的部位及范围。

(2)髓核容积(含纳造影剂量)增大,注入造影剂超过2ml。

(3)造影剂的形态:髓核(造影剂)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沿粗糙,占据全部或大部分椎间隙。常见的椎间盘撕裂形状有放射形,同心圆形,及横贯形等。

(3)诊断标准

目前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还没有诊断的金标准,一般认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或无外伤史,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6个月;

2.上述典型临床表现;

3.椎间盘造影阳性或MR表现为典型的病变间盘低信号、纤维环后部出现高信号区。

2椎间盘源性颈痛的诊断广义上椎间盘源性颈痛可包括所有因椎间盘病变致使的颈肩臂疼痛,但许多因此引发的疼痛已有相应的病名,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退变狭窄、颈椎病等。近年来提出的椎间盘源性颈痛(cervicaldiscogenicpain)特指局限在椎间盘内部紊乱引发的疼痛,无放射痛及节段性神经功能障碍,不触及其相邻的脊髓、神经根、小关节。椎间盘源性颈痛是慢性的、间歇性颈肩痛的常见缘由之一。

1.临床表现

(1)临床特点:间歇性肩胛区痛,并向头、颈、肩及上臂放散,常伴随麻痹,但无根性痛和沿皮节散布的运动、感觉神经功能障碍。

(2)除外常见的引发颈痛的疾病:致使颈肩臂痛的缘由很多,而椎间盘源性颈痛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接诊时必须问明病史,并仔细的体检,以排除结核、肿瘤等严重疾病致使的持续性颈肩痛,常见颈椎间盘突出症致使的根性痛及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病致使的晨僵及钝痛,仔细区分体位性扭伤等病变。

2.影象学特点临床上影象学检查特点有利于鉴别常见的脊柱和骨关节病变。

(1)颈椎普通X线片和CT:可肯定骨关节的病理性或生理性改变,如损伤、炎症、退变、肿瘤。颈椎退行性变是颈肩痛X线最常见的改变,常见退行性变虽也有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等与椎间盘源性疼痛共有的改变,但因退变是中老年人的普遍现象,唯一此种改变,对椎间盘源性痛无诊断意义。CT可提示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诊断,但对无神经根及脊髓压迫的椎间盘膨出,是不是产生椎间盘源性痛,一样没法肯定。

(2)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好,可提供椎间盘水份的生理改变,从而显示椎间盘退变程度。MRI的T2加权像在病变间盘表现为低信号,相邻正常椎间盘信号正常。但是低信号是退变的现象,对那个退变的间盘就是引发颈痛的“盘”则很难肯定。有报导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出现高信号区有诊断意义。一般认为,如果MRI的T2加权像显示在病变间盘表现为低信号(黑盘征),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出现高信号区则多数可诊断为病理性椎间盘,不需要再造影。

(3)椎间盘造影:颈前外侧入路,常规照正、侧位X片肯定针的位置,造影剂平均0.5ml(0.15~1ml)注入椎间盘内,出现引发痛和/或复制痛为阳性。造影后CT扫描影象主要有两种:①造影剂在髓核内呈白色团块状或放射状撕裂影象;②造影剂通过后方的裂隙溢出。Haranta等发现CT椎间盘造影可对80%的具有退变性椎间盘疾病而又没有突出和放射痛的病例作出诊断。

3.诊断标准

椎间盘源性颈痛也可借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根据作为参考,北美脊柱协会认为只有椎间盘造影引发下腰痛才能肯定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借用国际疼痛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椎间盘源性颈痛诊断应具有以下条件:①病变椎间盘的造影引发实验致使患者出现引发痛和/或复制痛;②邻近椎间盘引发实验不出现这类疼痛;③颈椎具有上述的MRIT2加权像的异常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则可以诊断。

3典型误诊病例介绍1.患者:王先生救治日期:年4月16日

病史:颈肩前胸后背疼痛19年,近一年加重并向左胸放散,呈炙烤样痛。休息时减轻,活动后加重,常延续数小时,无胸骨后压榨性痛和窒息感。无心悸和气喘史。使用扩血管药医治无效。

既往史:今年曾在外院救治,误诊为“心梗”。医院做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多发钙化灶,无阻塞性改变。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排除冠心病诊断。

查体:CCC棘间压痛(+),两侧C椎旁压痛(+),左肩胛岗上区压痛(+),双侧臂丛牵拉实验(-)双Hoffman(-)。辅检:颈椎MRI: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退变,C椎间盘突出,相应节段椎管狭窄,C水平颈髓内变性、右边椎动脉细、心脏和冠脉。CT:冠脉多发性钙化灶冠脉呈右优势型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

确诊:颈椎间盘源性痛

2.患者:刘女士救治日期:年3月10日

病史:双足痛3年余,走路多或遇冷、热时双足变红,呈炙烤样痛。既往史:无特殊疾病,当地诊断红斑肢痛症,医治一年无效。

查体:左边L棘旁压痛(+),LL5-S1棘间压痛(+)。

初步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待查2.除外红斑肢痛症

处理:1.查双下肢肌电图2.检查腰椎MRI。

复诊:肌电图示:双下肢交感神经功能受损。腰椎MRI示:L、L5-S1椎间盘变性、突出。

诊断:腰椎间盘源性痛

处理:腰椎(LL5-S1)臭氧溶核术,术中椎间盘造影阳性,确诊为腰椎间盘源性痛,术后随访二月,效果良好。

3.吴先生男70岁

主诉:双下肢疼痛伴腹部束带感10年

病史:患者于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无力伴以脐为中心束带感。无自发性疼痛、站立、行走时加重。.5行T节段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症状无减缓。

查体:L、L5-S1棘间压痛(+),双侧直腿抬高实验阴性,双下肢肌力正常,双膝腱反射正常。

辅助检查:腰椎MRI示L、L、L5-S1椎间盘膨出

肌电图示:T12以上中枢深感觉传导障碍,双下肢神经源性伤害L、L5-S1水平,腰骶运动神经功能受损。

诊断:1.腰椎间盘源性痛2.胸椎脊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

处理:行腰椎(L、L5-S1)臭氧溶核术,术中椎间盘造影阳性,确诊为腰椎间盘源性痛,术后一月疼痛好转。

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10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疾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人体解剖实验室进行实体教学,每6位学员1具尸体,由针 刀专家及解剖教研室老师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各种病症的影象诊断、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医治等。

2、培训收获:

1.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

2.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授与国家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书(5分)

《针刀医学精品特训班—庞继光教授全程主讲》

1、培训特点:(理论+临床+解剖+实操,每班计9天)

1、实体解剖: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

2、名师指点:由全国知名针刀医学专家庞继光带教

3、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

4、独立实践: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并实行针刀操作,由带教老师指点更正

5、提升管理:有资深医院管理经验老师分享病员管理技能,提升学员院内及院外营销能力

2、培训收获:

1、免费获赠现代美国,中国英国3D医学解剖软件3套

2、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并授与国家Ⅰ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10分)

3、医院针刀科进修临床免费进修学习一个月

4、培训结束后经过申请,可以直接进入中华针刀医学分会

5、优先选择有条件的学员单位,共同申报国家级针刀医学科研课题

(附表)

备注:凡转载本文章或









































北京中科曝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jbcs/98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