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china
培恩e学
医院介入医学科疼痛专区
哈哈
第十部分:
白
1
低能量激光椎间盘减压修复系统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二)
低能量激光椎间盘减压修复系统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讲者:李海芹
录音整理:郭刚
(34)这张幻灯显示的是在CT引导下,我们看到弯头针的位置是在椎间盘内,它是通过弯头针的方向,一般我们认为需要做四个通道,然后每个通道要做四个方向,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形成立体的4个类似于圆锥的这种辐射的面积。
(35)弯头针在变每个方向的时候,我们都要注射0.1或者是0.2的生理盐水,然后再进行激光,进行每个部位大概进行10秒左右,或者是小于10秒的这种激光辐射。
(36)一般情况下,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我们除了在盘内做这种操作之外,就是低能量辐射的一些操作之外,我们对一些突出比较大的一些椎间盘,我们要把弯头针的放在这个突出物内,对突出物进行激光的操作。
(37)在对这种突出物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和病人交流,因为这个位置可能离神经根比较近,对损伤碰到神经的可能性会较大一些,所以我们在把这个弯头针推到突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核实,弯头针的斜面有没有到突出万物突出物的外边,如果是到突出的外边的话,都很可能会造成神经根的灼伤。
(38)这种低能量的激光椎间盘修复技术,它和传统的这个PIDD相比,它的适应症更广泛。
(39)只要就是我们认为它是颈腰椎间盘突出源性的一些由于椎间盘突出,或者是膨出,甚至是脱出压迫这种神经,这种疾病都可以行低能量激光的一些治疗,当然对于一些这种一度二度的椎体滑脱也会有效,对于这一类滑脱疾病,这种这类疾病的病人,我们目前来说,我们科现在做的这种疾病病人可能相对来说较少,但是和俄罗斯的一些专家沟通的时候,就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认为对这种滑脱的病人也会有效。
(40)低能量激光与这种传统的这种PIDD相比,这项技术它的这种创新,包括优势也是非常明显,首先它的这个能量非常低,一般是腰椎我们都是用3W的能量功率,然后颈椎?
(41)低功率的情况对椎间盘的破坏是最小的,再者就是九百七十纳米的这个波长对于水的吸收率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对注射生理盐水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一些疗效。
(42)再者就是我们用的比较细的一些钢针去穿刺,对神经损伤的风险更小。刚才已经提及了,在激光治疗的时候,我们注射的生理盐水或者是高渗的盐水,它除了可以降低局部的这种温度之外,还可以保护椎间盘组织,又可以吸收激光的能量,作为一个传导激光能量的介质而提高疗效,再者就是我们在行椎间盘治疗的时候,尤其是腰间盘治疗的时候,使用的这种弯针技术可以大大增加激光的作用面积,有利于减少固定位置激光辐射对椎间盘的破坏。
(43)由于它所用的能量比较低,激光作用点外大概两毫米的范围。
(44)这个激光作用点外的两毫米的这个这个温度,它可以降低到人体可耐受的温度,所以该技术它是可以做到直接做到突出物的,并且它对这种较大的椎间盘突出也有很好的疗效。
(45)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穿刺针和腰间盘突出穿刺针是有区别的,颈椎间盘突出用一般的这种穿刺针,只要使外径为两百微米的光纤能过这个穿刺针就可以用。并且做颈椎盘突出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个脉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能确保我们安全性会更高。
(46)我们看到就是波长为九百七十纳米的这种激光作用于椎间盘,跟我们传统说的这种PIDD作用椎间盘的,这种对椎间盘的灼伤程度已经破坏或者是破坏程度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种低能量的这种激光对椎间盘组织的破坏会更小,据统计,就是他们做的体外实验,他对组织损伤大概占椎间盘组织也就不足百分之五左右。
(47)这是俄罗斯做的一些这种循证医学方面的这种实验论证,我们会发现这个椎间盘低能量激光间盘减压修复技术,除了对椎间盘的髓核有直接的这种减压作用之外,还有一个修复机制,我们看到就是在髓核组织内,激光加热到六十到八十度左右的时候,那个胶原会变成溶于水,会产生很多小气泡,然后随着高温溶液这种毛细效应,或者沿着纤维环的裂隙,这种气泡和激光的一些通道,它会随之流动,到后续的一些这种观察中,我们会发现出现这种软骨组织的一些再生。
(48)我们从年年开始接触这项技术,到现在也做了很多例了,当然这个例数,是前几年我统计的,最新的一些这种随访结果还没有拿到,更新的一些这种数据。当时我们对一百四十八名患者做了半年的随访,这种这种这种统计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的优良率是比较高的,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六甚至更高一些,并且随着这个时间的不断的延长,这种椎间盘修复以后的后续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49)按照俄罗斯专家对这种技术的评价来说,这种技术,如果是说,在手术的即刻出现作用了,那它远期疗效一定会好。即使再没有出现即刻作用,也不能说你的椎间盘修复技术以后对这个椎间盘突出的远期作用没有疗效。
(50)这个病例呢,医院感染科的一个护士的亲戚,这个病人是我们做的比较早的一个病例,我们发现这个病人他是L4-5的一个椎间盘突出,并且能突出比较大。如果是在现在看来,就是大家可能给更推崇的是让病人去做这个椎间孔镜,用椎间孔镜去对这个突出的髓核进行摘除,因为当时是也是熟人,最后这个病人还是住到我们科做了这种低能量的椎间盘激光减压修复技术。
(51)这个片子,就是这个病人在七个月以后复查的一个影像学,我们看到它的L4-5的椎间盘的突出确实较术前明显的减小,更可喜的是什么?我们会发现他的椎间盘的高度及其椎间盘的含水量,并没有随着我们这个手术的操作发生了这种脱水,甚至椎间盘高度的下降。
(52)而我们会看到他做手术之后,他的椎间盘的含水量是有所增加的,椎间盘的高度也没有明显的下降。
(53)这个病例呢,也是我们的一个病人,为什么也选他呢,因为这个病人在就前一段儿,他和他母亲,他陪着他母亲来找我看病,他母亲是个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他觉得我们给他腰椎治好了,他觉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一样能给他解决,当然他母亲的带状疱疹,我们一样给他解决的非常满意,这个病人他的这个我们看到,他的核磁共振也是一个比较大的L5-S1椎间盘突出,当时我跟病人谈的时候,也是建议他可以行这种开放性的治疗,或者说椎间孔镜技术,但这个病人比较年轻,他还是建议用更保守的办法,最后我们给病人做了这个低能量激光的一个减压修复技术。
(54)这个病人的片子是在术后两年我才拿到的,因为这个病人他是山西晋城的,我有时候联系起来,或者说让他过来复诊难度比较大一些,正好就是他陪他母亲过来看病的时候,我就让他又复查了个核磁。我们也会发现他的L5-S1的椎间盘突出明显的是缩小了,几乎是接近于正常,并且它的含水量也会发生了变化,含水量要比术前的含量还要高。在这我们还会看到他的脊柱一个力学的变化,就是单纯,从磁共振上来看的话。术前我们发现他这个脊柱相对来说,它的生理曲度要直一些,术后他的生理曲度有所变化。
(突出物回缩、椎间盘水平、椎间隙高度、椎体曲度)
(55)这几点,都是低能量激光对这种椎间盘的减压修复技术所存在的,特有的一些这种特点和优势。
(56)像我们这种技术,除了这种比较大的一些突出起到治疗作用之外,对我们说的这种退变性的一些疾病,也是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些治疗的作用。
(57)我们简单看一下,这是颈椎间盘对这种技术一个随访的结果。
(58)做了这么多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包括颈椎间盘,腰间盘突出,我们发现颈椎盘突出的疗效要远远好于腰椎间盘突出,就是优良率远远大于腰椎盘突出的,并且颈椎间盘突出的它的即刻疗效也优于腰突。
(59)这个病人,他是一个脊髓型的颈椎病,一般情况下,像腰椎或者颈椎一般我们就会在C臂引导下穿刺,但是这个病人我们看到他的脖子比较短,并且是一个C6-7的突出,所以,他在C臂机下根本都看不到C6-7椎间盘,后来我们就是给这个病人在CT引导下去做的。
(60)这个病人术前的症状是比较典型的左上肢的疼痛伴麻木,包括双下肢的乏力,按他的话来说,就是病人在行走的时候会出现两脚类似于踩棉花的感觉,上下楼的时候,他需要把着扶梯楼梯扶手才能上楼,并且我们给他做体格检查的时候也发现很多的这种阳性体征,包括霍夫曼征都是阳性的,包括肌力、腱反射也出现了相应的异常。
(61)这片子,我们看到就是这个病人在术后四个月时候,复查了颈椎的一个核磁共振,你们会看到他一个C6-7的这个椎间盘突出是明显缩小了,病人的疼痛症状,麻木的症状,包括双下肢乏力,症状乏力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就是这个病人在做完颈椎的手术以后的一个月以后,病人就是因为也有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他感觉做完颈椎手术以后非常满意,一个月之后这个病人又来我们科做了一个腰部的椎间盘的激光减压修复技术,所以我们就会得到了他比较全的一些影像学的资料。
(62)综上所述,对颈腰椎间盘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的变化、诊断,基本上描述的相对来说比较详细,对各种治疗办法也在这里说了很多,现在我大概总结一下。
(63)其实对椎间盘的微创这一块儿,很多技术,我们认为虽然有一些技术发展得很成熟了,对椎间盘的一些治疗也获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但是我们认为尤其是臭氧,还有胶原酶,还有我们说的椎间孔镜,还有一些这些PIDD这些技术,他对椎间盘的破坏相对来说比低能量激光要大一些,并且他对脊柱力学的一些变化,可能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我们做远期随访的过程中,我们科做的低能量激光手术后患者颈腰椎曲度较前有改善。
(64)我们科的这个做完颈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都是我在一直在做随访,我获得的资料就是,随着这种时间的推移,病人的远期疗效越来越好,有可能有一些部分病人可能两三个月之内,病人的症状缓解仍然不明显。但是一般情况下都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之后,病人疼痛症状会缓解的会越来越满意,并且我们在随访的这种影像学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了,病人的这种椎间盘突出在缩小的同时,也会看到椎间盘的这种含水量没有随着我们做这些治疗操作而减少,椎间盘的高度也没有发生明确的下降。
(65)也就是说我们对脊柱方面力学方面的改变,相对来说影响是较小的,当然这向技术包括其他非常成熟的,其他的椎间盘的各种微创技术,各有优缺点。哪种治疗更适宜于哪种病人,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的情况、具体的症状、具体的影像学的形态来决定。
(66)好,我的今天讲课就到这结束了,在这儿我再次感谢郭老师给我的这次机会,和大家恩能够畅所欲言的进行交流,郭老师的这种治学的这种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位在群的在线的学生的学习,他给我的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非常感谢郭老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谢谢大家。
END
本文作者
李海芹
李海芹,硕士,主治医师,现任河南省疼痛学会秘书,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于医院,专于颈肩腰腿痛、术后疼痛及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发表SCI2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郭刚
现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来源:
丁香园论坛
麻醉疼痛专业讨论版
疼痛资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