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等,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导致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的病因中医认为:外感风寒湿邪。外受风寒、着凉、久居潮湿之地、冒雨涉水等,外邪乘隙侵犯肌表经络,客于关节、筋骨,导致机体全部或某一局部气血运行阻滞,经脉痹阻,筋骨失养,渐成骨痹。
骨质增生的症状其症状为隐匿发作,多发生于关节活动之后的骨关节钝痛,休息可以缓解。睡眠对关节的保护能力降低了,患者可能痛醒。早上起床有骨骼僵硬感,一般不超过15分钟,活动后可改善。活动时有摩擦音,以膝关节多见。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不稳定、休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等。
骨质增生的诊断骨质增生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颈、腰、膝、脚跟等处。
1、颈椎增生
(1)颈椎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发展,颈椎及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
(2)劳损与不良姿势: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少运动,再加上不见阳光,颈椎很容易产生骨刺增生现象。
(3)头颈部外伤: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通常是诱发症状的主因。
(4)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继而产生无菌性炎症。
(5)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
2、腰椎增生
中医认为腰椎骨质增生通常是因职业病引起的。和生活习惯有关,主要的表现有腰椎及腰部酸痛、胀痛、僵硬,甚至弯腰受限。如有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甚至向整个下肢放射。
3、膝关节增生
(1)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可发生钙化、骨化,影响到骨膜,使骨膜生骨。这种增生为病理性,可引起一定的症状。
(2)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诸骨由于长年磨损,周围韧带松弛,致使关节不稳定,造成病变引起相应部位骨质增生。
4、足跟增生
足跟骨质增生俗称为跟骨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很多组织会发生退变,尤其是足跟部位承受很大的压力,且承受压力持续时间也较长,加上行走过程中少不了足跟部位的摩擦和冲击,所以足部相关组织很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诱发足部骨刺(骨质增生)的出现。
骨质增生的治疗1、针灸: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骨质增生(骨刺)来说,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
2、按摩与牵引:适用于颈、腰椎骨质增生(骨刺)症。按摩与牵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对局部进行治疗却忽视了对人体内整体地调节,因此,只能起到暂时的止痛作用,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
4、传统膏药贴敷疗法:膏药是由多种名贵中草药材经过特殊工艺手工炮制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排毒拔湿等一系列功效。采用透皮疗法,药物直达病灶,使骨刺软化、散结,从而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药力持久且无损耗不挥发,是治疗骨质增生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