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椎间盘:
1、椎间盘结构组成:
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寰椎和枢椎之间无椎间盘,一共23各椎间盘。
软骨板:作为髓核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软骨板覆盖在椎体上、下面骺环中间骨面上,中央部较薄,呈半透明状,平均厚度1.0mm。
(1)完整的软骨板与纤维环共同将髓核密封,保持一定压力状态。软骨板破坏即可使髓核突出进入椎体骨质内,形成Schmrol结节。
(2)软骨板(或称椎体终板)并未到达椎体的外周,但被环状骨突所围绕。终板既含有透明软骨,也含有纤维软骨,纤维软骨成分更接近椎间盘。髓核上下终板的纤维软骨成分与纤维环的最内侧板共同形成一个胶原纤维平面包围并环绕髓核。终板的纤维软骨的整体比例随年龄而增长。
(3)软骨板具有半透膜作用,水分可以扩散入髓核。髓核的代谢与软骨板密切相关。发育成熟者,其内血管均已闭锁。
(4)胎儿时期有自椎体供应髓核的血管穿过软骨板,10岁左右此血管通道大部分闭锁。因此髓核的代谢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软骨板的通透性。
纤维环:有较窄的外侧胶原纤维区和较宽的内侧纤维软骨区。
(1)纤维环周边部分穿入骺环骨质中,内层纤维附着于透明软骨板,中央部纤维与髓核的纤维相融合。垂直切面板层的外周突出,是不完整的环管。水平切面板层呈同心圆环状排列。
(2)纤维环的所有象限中大约一半的板层是不完整的;其比例在后外侧区有所增加。
(3)后方板层的结合比较复杂,起于每个板层的纤维都是平行的,在椎体间它们沿着与垂直面成65°角的方向斜行,相邻板层的纤维彼此从相反方向斜向穿过,因而限制了脊柱的转动。
(4)近来有尸体解剖研究表明成人颈椎间盘的纤维环后部通常是不完整的。
(5)纤维环前部和两侧最厚,比最薄的后部厚2倍。而且前部由坚强的前纵韧带保护,因此,髓核组织最常见的突出方向是后方。
髓核:由于纤维环前部较厚,故髓核一般位于椎间盘的中、后1/3处,并不在中心位置。
(1)横切面上,髓核占据大约40%的面积。
(2)髓核含水量较多的类粘蛋白样物质,呈白色,内含软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幼年时含水量达80%以上,结构与纤维环明显划分;随着年龄增长水分逐渐减少,老年髓核的纤维变粗,区别不明显。
(3)成年人椎间盘除纤维环周缘部外,无血管和神经支配,其营养主要靠椎体内血管经软骨板渗透而来。软骨板的通透性或髓核的渗透能力发生变化,可导致椎间盘变性,进而影响椎体间的稳定性。
(4)颈椎间盘总厚度占整个颈椎高度的1/4.
2、颈椎椎间盘特点:
寰椎与枢椎之间无椎间盘。
颈、腰部的椎间盘前部较厚,参与形成脊柱的前凸。(胸部椎间盘的后土几乎相等,脊柱的前凹主要由椎体引起。)
3、椎间盘与椎间孔的关系:椎间盘构成椎间孔前部的下半。
4、不同角度看颈椎椎间盘:
(三)、颈部韧带:连接颅底与颈椎以及各颈椎之间的一些韧带。
1、前纵韧带:全身最长的韧带,紧贴各椎体前面,上起枕骨底部和寰椎前结节,下至骶骨上半部。各段宽窄厚薄不一,颈、腰椎前纵韧带宽而薄;胸椎前纵韧带厚而窄。
前纵韧带由浅层(跨越3-4个椎体)、中层(跨越2-3个椎体)和深层(仅连接相邻两个椎体)并列的纵行纤维组织构成。
2、后纵韧带:较细长,其坚韧性较前纵韧带为弱,位于椎体后方,为椎管的前壁,上起枢椎椎体,向上移行于覆膜,向下达骶骨,并移行于骶尾后深韧带。
后纵韧带有三层和两层之说,通常将其分为两层,其浅层纤维可跨越3-4个椎体,实为覆膜的延续;深层呈“八”字形仅连接相邻两个椎体。
后纵韧带通常在椎体后部较为薄弱,在椎间盘水平与其纤维环紧贴,而在椎体水平则较疏松,其间有椎体静脉通过。在椎体后方中部,后纵韧带常有裂隙,为椎体营养血管的通路。
后纵韧带在颈部较宽,其中部较厚而坚韧,但侧部较薄弱,故颈椎间盘突出亦多在后外侧。
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常有骨化,影响运动,前纵韧带骨化压迫食管形成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压迫脊髓造成脊髓型颈椎病。
3、黄韧带:由黄色弹性纤维组成,故名黄韧带。连接椎管内相邻椎骨的椎弓板,故又称为椎板间韧带或弓间韧带。
其附着部起自关节突关节囊至两椎弓板汇合成棘突处。在此处它们后缘相接触并部分联合;留有连接椎内和椎后外静脉丛的静脉间隙。
黄韧带在颈部薄、宽且长。
黄韧带在胸部较厚,腰部最厚。
同一节段的黄韧带上方薄、下方厚。退行性变的黄韧带因失去弹性可明显增厚。
黄韧带占据椎管内壁背侧3/4面积。
4、棘间韧带:位于相邻椎节的棘突之间。在一节段水平,该韧带沿棘突基底到棘突尖,充盈棘突间。
韧带的前部与黄韧带中央裂隙部相贴,后部逐渐移行于棘上韧带。
颈椎和上胸椎棘间韧带发育欠佳,较松弛薄弱,腰椎厚而坚韧,发育相当完善。
5、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连结胸、腰、骶椎各棘突之间纵行韧带融合,都有限制脊柱前屈的作用。而在项部,棘上韧带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的弹性膜,并与棘间韧带融合,共同形成项韧带。
6、项韧带:为三角形的弹性纤维膜,基底部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和枕外嵴,尖部向下,同寰椎后结节及其以下6个颈椎棘突的尖部相连,后缘游离而肥厚,有斜方肌附着。主要维持颈部的直立体位。
项韧带是一个双层弹性纤维肌间隔,常认为与颈部的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同源,但结构不同。它的双侧致密弹性纤维层被一个薄层网状组织所分隔,这两个板层在其后方游离缘融合。该缘很表浅,从枕外隆凸延伸至C7棘突。
7、关节囊韧带:
指包绕相邻椎体间关节突关节囊外面的韧带。
该韧带有部分黄韧带参加,故略带黄色的弹性纤维。
关节囊韧带增强了关节突关节囊的保护作用,成年人关节囊韧带退变和变形而容易松弛。
8、横突间韧带:
在颈椎不发达。非常薄弱,对脊椎连结和稳定功能无重要作用。
9、枕颈部特殊韧带:
枕骨和寰椎之间:寰枕前膜、寰枕后膜、寰枕外侧韧带、
寰枕枢椎之间韧带:寰枢前膜、寰枢后膜、寰椎横韧带,覆膜、翼状韧带、齿突悬韧带。
昌仁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