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蓝字"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
不同的是,腰肌劳损通常只有腰痛,因此鉴别二者首先要看患者有没有腿痛。
三、压痛点是中间还是两边
对于纯腰痛的患者而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棘突或棘间隙有压痛,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即背部中间。压痛时,可出现沿神经根走行的下肢放射痛。
腰背肌劳损患者通常腰椎棘突间无压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压痛,即在远离背部中线的腰背部两边的肌肉。
尤其对于疼痛部位讲不清楚具体位置、按压也无明显压痛点的情况,更可能是腰椎间盘导致的腰背痛,专业称腰椎间盘源性腰背痛。从痛感来讲,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表现为隐隐作痛,而腰背肌劳损是酸胀感性疼痛,甚至是剧烈疼痛。
四、影像学检查鉴别
利用X光、CT或核磁共振来鉴别。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正侧位X片往往可见腰椎侧弯,相应椎间隙变窄,两侧不等宽,骨赘形成等。
腰背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以腰痛为主,检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而CT或核磁共振则可准确发现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明确腰椎间盘是否突出。
一张图读懂腰肌劳损VS腰椎间盘突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来说,腰肌劳损比较容易治愈,采用理疗、按摩、针灸和射频等治疗可以治愈。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困难和复杂,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突出的部位,突出的程度,神经是否受压等情况,逐步采用阶梯治疗,如保守对症治疗缓解疼痛,康复理疗等。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腰部疼痛我们可以做到哪些呢?
1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2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3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在长时间僵坐后要换一个姿势。同时,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垫为腰部缓解压力,有助于避免出现腰肌劳损。
4使用硬板软垫床,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软垫。
5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为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
END
简介
王智运—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UMC神经外科访问学者。现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管理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骨科分会委员、全军骨科学会青年委员。
擅长领域:颈椎病,颈椎骨折,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症,脊柱侧凸畸形,胸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脊柱肿瘤,脊髓损伤所致瘫痪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往期回顾—
治疗腰椎靠“爬”?这是啥造型啊你是如何“弄垮”一根脊椎的~
颈肩腰腿痛微创专科:用“精微”技术,解决脊柱大问题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