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珍营养套餐颈椎病

时间:2016-11-19 18:46:05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颈椎位于头颅与躯干之间,支撑着头颅重量和头部活动,频繁的头颈活动容易引起颈椎间盘的细微创伤与劳损、老化变性:髓骸脱水、变脆、髓骸外周的纤维环变得僵硬、纤维增粗、失去弹性。当老化进程得不到及时控制和逆转时,便出现颈椎增生,严重时韧带变成软骨或骨样组织,产生对神经中枢和脑动脉的刺激压迫,引发许多颈源性疾病。如颈源性脑血管病、颈源性高血压、颈源性心绞痛、颈源性抽动症等。故医界有“病从颈生、治病从颈”、“颈为百病之根”的说法。颈部是营养物质上达头部的交通要道,心脏向头部供血的必经之要枢。虽然颈椎病与饮食没有必然联系,但在众多患者中,由于体内代谢失常,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以及蛋白质、维生素缺乏使颈椎病发展的十分多见。因此,保证体内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c,维持体内代谢均衡,对骨骼成长与修补和防止颈椎病进一步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医认为,由于营卫不和,气血瘀滞,风寒湿邪则易侵袭,中老年人体质渐衰,肝肾之气渐失亢盛,气血虚弱,筋失荣养,筋骨懈惰,引起颈椎间盘退变,黄韧带增厚、变性、骨质增生等改变,而出现颈肩疼痛麻木诸症。临床症状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症状体征呈多样化,主要有:颈肩部、颈枕部疼痛、麻木,患肢发沉无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颈刺突旁有压痛,以及偏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病情严重者还有心律失常、肢体发冷,不同程度的四肢痉挛性瘫痪以及便秘尿潴留等症状,不同类型颈椎病症状亦不尽相同。手诊特征1、紧握双拳,观察掌背,看掌指的中指关节凸起的两侧曲线是否对称。如不对称哪侧凸,提示哪侧有颈椎增生。2.同1的动作,观察中指与食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之间有无筋桥,如有,则提示为颈椎增生。3.将拇指含在金星丘(艮位)中的第三指节分为七等分,视若颈椎7节。由拇指尖由远至近依次向手腕方向较用力的摁,当患者感到明显疼痛,有欲抽手状,提示发生疼痛的颈椎关节为骨质增生的关节。4.智慧线尾端生出~条弧形支线,伸向水星丘(后坤位)并与感情线相交,提示颈椎病信号。5.感情线在无名指下被多条干扰线或长的太阳线切过,提示有颈椎增生。6.大拇指下根部有米字纹或十字纹,提示颈椎病。辅诊特征耳诊:耳部的颈椎穴区有隆起的硬结节或凹坑,提示患颈椎病,若颈椎增生明显加重,隆起硬结节亦增大改变;若颈椎增生偏于一侧,隆起硬结节亦偏于一侧;若颈椎增生发生于多段椎骨节,硬结节呈多个串珠状隆起改变。营养处方1.松花粉片·建议用量8片x3/日,饭前温水送服。松花粉所含的完全蛋白质是形成韧带,肌肉,骨骼自我修复的重要原材料;维生素c和矿物质钙、磷、锌是形成结缔组织促进骨骼生长的重要原材料;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变性的恢复,营养神经缓解肌肉紧张同时可促进体内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的代谢;松花粉的全营养物质能增强韧带弹性,增加骨密度和对纤维环的修复,阻止钙进一步流失并减缓韧带的钙化进程,有助于受损的脊髓和神经得以恢复。2.竹康宁片·建议用量3片x3/日饭后服用。竹叶黄酮的强力抗氧化作用,可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s0DGsH—px)的活性,保护颈椎关节、韧带及周围组织,免受自由基氧化损伤。与松花粉协同作用、清热解毒、补肝益肾、荣养宗筋,有助于改善肝阳上亢、肝肾亏甚、痰瘀交阻诸症,防治筋骨懈惰,促进颈椎病康复。3.冷榨亚麻籽油-建议用量每日16ml,分2次服。脂肪酸能帮助肾脏排泄钠和水分,防止钙流失;平衡膳食脂肪可保证基本脂肪酸(EFA。)改善关节营养状况,并且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疼痛症状。4.松花酒·建议用量每日1—2次,每次ml左右。松花粉含枸杞子、肉桂、桑葚、甘草等成分,具有除风驱寒,宣导血脉,滋阴养血,活血通络,缓急止痛作用。将破壁松花粉30g一50g浸入m1酒中,浸泡5—7天以后饮用,与松花粉协同增效。生活建议1.颈椎病的致病过程较长,患者体质下降、缺乏营养状况较普遍。因此饮食安排应是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类的食物,同时,不宜暴饮暴食,和吃生冷热辣肥腻的食物。2.应坚持做颈部后伸位锻炼,也可做腹卧位(面向下爬着)头、双手、双脚后伸锻炼。加强颈后肌力量,对颈椎减轻负荷有益。3.仰卧位睡眠时枕头应压低,侧卧位睡眠时枕头与一侧肩宽高度一致,始终保持颈部在中立位。









































?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药膏有哪几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lctx/1601.html
热点排行
颈椎病家庭护理方法

颈椎病对于人体的影响是极大的,得了这种疾病后,在家一定要做好护理的工作,……【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颈椎病的治疗注意事项

现在有很多的职业白领都被颈椎病困扰着,目前颈椎病是一种高发疾……【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颈椎病家庭护理方法

颈椎病对于人体的影响是极大的,得了这种疾病后,在家一定要做好……【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