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腰部疼痛,以及坐骨神经根受压迫引起的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有明显的腰痛腿痛的主要症状,发作的时候坐着、站着都会让人疼痛难忍,患上此病的人不能胜任平时的工作,只能卧床休息。就算通过治疗,控制了症状,在恢复过程中仍需小心翼翼地调养,因为腰痛腿痛的经历让人心有余悸,一旦过于劳累还会出现腰腿疼痛,所以平时不敢干腰部用力的事情,(老婆不满意了吧?囧)劳动力受限明显。
民间有种说法:“工作突出,导致椎间盘突出。”意思是说,因为工作很忙碌很辛苦,慢慢地就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人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归咎于工作辛苦、劳累,让人错误地认为工作忙碌后腰酸背痛的疲劳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因果关系。
实际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工作忙碌程度没什么必然联系。有关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很多是公司职员等文字工作者,体力劳动者占的比率很小。可见劳动强度大不一定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些光坐着看似不用力的职业,甚至每天无所事事躺着看书的人,因为姿势不好,导致腰部肌肉紧张,椎间盘负荷过重,久而久之,椎间盘退变加速,容易使椎间盘突出而出现腰腿痛的症状。
一些病例的统计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平时用腰不当及腰部姿势的保养有莫大关系。纤维环的牢固度很高,但是滴水穿石,平时过度、反复的磨损、牵拉、挤压,是纤维环质量下降(变性)的原因。日常生活中的反复弯腰、转腰、塌腰坐,矮凳坐都会使纤维环变性,促使椎间盘的退变。日常生活中长期持续的、反复的腰部用力的姿势损害了椎间盘的牢固度,在此基础上的轻微地外力就会使椎间盘突出。
久坐族腰椎压力为平卧11倍
腰椎病为何“恋上”年轻白领?以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但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大多数为从事伏案工作的白领人群,如记者、办公室文员、打字员及IT人员。
不正确的坐姿和长时间的案前工作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使用电脑的人往往由于坐姿不良,使得腰椎间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甚至会达到平卧位时的11倍,这很容易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可能性。
开车族是腰椎病重灾区
原因一:疲劳
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腰椎大多处于屈曲状态,过度工作就等于增加腰椎屈曲的时间。统计表明,腰椎屈曲的频度一天中最高可达—次。过多的、反复的屈曲是造成椎间盘病变最常见的原因。
原因二:振动
腰骶部的固有频率和行车中坐椅的振动在同一个低频范围,所以开车时腰椎很容易和汽车产生共振。这种共振意味着脊柱不断地被压缩与拉伸,同时使周围组织肌肉也跟着疲劳,影响腰椎间盘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加速腰椎的退化、变形。
原因三:振动受寒
腰部特别怕冷。如果冬天露腰,为了抵御寒气,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椎间盘内压力升高,造成更多的伤害。
原因四:振动突受外力
正常的腰椎间关系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可承担公斤的压力而毫发无伤。但这些力量必须和缓地从正面压下,如果突然受力或在缺乏运动后突然用力,很容易突破它的承受极限,引发腰扭伤。
而超过40岁,尤其是60来岁的中老年人,因为椎间盘的脱水,萎缩,不容易突出,即使突出也不会压迫旁边的神经根,产生腰痛、腿痛的症状。临床中遇到很多老年人说自己青年时曾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最近又复发了,这话不一定靠谱,很多情况下是腰椎退变、腰肌劳损的症状出现,而患者本人根深蒂固地以为自己原来的腰突症复发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一定会有个明显扭挫伤的外伤过程。椎间盘由髓核、软骨板和包绕周围的纤维环组成,是个很牢固、密闭、相对固定的囊性组织,能时刻承受上身体重的同时耐受腰部的屈伸旋转活动,日积夜累的磨损,会降低纤维环的牢固度,正常情况下,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四周膨隆(膨出)很正常,但是病情发展成突出,一定要一个明显的外力的瞬间作用,使纤维环破裂,才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渐变的基础上会有一个瞬变的过程。
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时姿势最要紧。只要注意腰部正确用力,注意工作中腰部姿势的保养,是可以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
小贴士:
1、坐位时腰部要挺直,不能塌着坐、跷二郎腿。
2、不要长时间坐矮凳子、沙发。
3、腰部有酸痛等预警信号时不要坐沙发等软座。
4、捡起地上的物件,要下蹲不要弯腰。
5、压腿时不要以弯腰代替屈髋。
6、长时间坐位时要用腰后垫枕保护腰部,同时要定时起来活动腰部。
7、腰部酸痛时不要锻炼腰部肌肉。
8、超市、菜场提重物回家要用推车、不要手提。
9、要睡硬板床,不要睡沙发、软床。
10、不要让腰部受凉。
11、要多做倒退、游泳等锻炼腰部肌肉的运动,增加腰部牢固度。
分享从你开始,点击右上角图标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你所关心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