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83447.html
人工颈椎间盘发展
年,自从报道了首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以来,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和颈椎外伤的重要方法。融合后虽然手术节段获得了长期的稳定,但是颈椎由此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造成颈椎总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出现退变加速等问题。一些患者甚至需要再接受相邻节段的融合术。
在保持原有节段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的要求下,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于20世纪后期得到了发展。可以说它的出现是为了挑战椎间融合手术,弥补融合手术的不足。其设计理念是在前路椎间盘切除后,通过在椎间隙植入一个可以活动的装置,代替原来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实现保留运动节段、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的发生率。
手术适应证
颈3-胸1单节段或双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MR、CT或脊髓造影等显示椎间盘突出、退变、椎间高度丢失等;2.经保守治疗6周以上无效者;3.推荐年龄20-70岁之间;4.无禁忌证。
手术禁忌证
病变椎间盘大于3个
颈椎不稳定(目标节段水平移位大于3mm或成角大于11度)
已知的对植入物材料过敏者(钛、聚乙烯、钴、铬、钼)
相邻节段已行融合手术(存在争议)
后纵韧带骨化
小关节严重退变
严重的退变(桥接性骨赘、椎间高度丢失大于50%,椎间活动度小于2度)
存在黄韧带等后方压迫,需要减压而无法通过前路进行减压者;
骨质疏松
颈椎畸形(如后凸畸形等)
活动性恶性肿瘤(经治疗后5年内无症状者除外)
系统性疾病(HIV、1型糖尿病等)
代谢性骨病(Paget病或骨软化症等)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前准备工作
身体准备:避免受凉感冒,控制调整血糖血压,戒烟限酒。
家庭准备:告知家人手术打算,获得支持和帮助,办理医保转诊手续和准备治疗费用。
入院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输血前筛查、心电图、全胸片、颈椎六部位X片、颈椎CT、颈椎磁共振、DXA骨密度测定。
手术操作
1、体位
全身麻醉后平卧于手术台,颈枕处垫气垫,防止头部受压。头部保持中立位。下颌向头侧牵引,固定于头架,尽量使颈椎暴露,便于手术中透视。
2、切口
取颈椎前方横切口,位置在中线到胸锁乳突肌前缘外侧。不同于一般前路手术,必须在透视下确定颈椎切口的精确位置。
3、显露
入路和固定手术的颈椎前方入路基本相同,但是要求每一步都要视野宽阔,分离清晰,双侧的颈长肌前缘要做比较多的游离,上下到达手术间隙的椎体的全部范围。
4、制作人工间盘凹槽
按照人工椎间盘假体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首先切除间盘,注意两侧到达钩椎关节,深部尽可能接近椎体后缘。使用椎间扩大器扩大椎间。固定导向器后应该在透视下测量到达椎体前缘和后缘的距离。用磨钻磨出与人工椎间盘相配合的形状。
5、减压
对椎体后方进行检验,用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原则上要撑开到正常椎间隙高度,一方面可使钙化增生的后纵韧带撕裂,解除对神经脊髓压迫;另一方面,又可扩大椎间隙为假体植入提供方便,过高过低都将影响后柱小关节及其韧带的力学稳定。切除椎体后缘的压迫神经的间盘和骨赘。注意减压要彻底,必要时可以切除部分后纵韧带。
6、植入
人工椎间盘的植入
注意假体大小选择要准确,选择大小合适的假体盖板,选择假体盖板的型号应在椎体终板大小的70%-80%的面积合适,既要避免假体过大导致假体向前脱位,又要避免假体过小,假体向椎体内陷。放置假体时,要以正中线为基点,以中齿突为中点,垂直植入,假体后缘距椎体后缘2mm为合适。
精彩内容第一款3D打印可膨胀式人工椎体—K2M完成首例手术
神操作:反式人工肩关节+同种异体骨组合重建肱骨近端大段骨缺损
跟台笔记
齿状突骨折固定方法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钉进针精准度分析
年度骨科品牌产品热度排行榜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