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

时间:2020-8-29 13:48:15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应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对例具有临床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术后随访6个月,按照JOA标准评分:术前平均评分60.4分,术后平均评分97.5分,改善率达95%。结论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简便、微创的技术,疗效肯定,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是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治疗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射频靶点热凝;臭氧消融;颈椎间盘突出症;护理颈椎间盘突出症为突出物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而引起颈部和上肢疼痛、活动受限或上肢发麻,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正常生活,严重时可发生高位截瘫危及生命。保守治疗往往不能缓解症状,我科自年8月-年2月采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65例,女60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1.6岁;病程2个月—19年,平均2.9年。病变位于C3~4间盘21例,C4---5间盘26例,C5-6间盘56例,两个颈椎间盘突出者14例,三个颈椎间盘突出者8例,共介入治疗椎间盘个。所有病例均经CT和(或)MRI扫描证实颈椎间盘病变与临床表现符合,经2周以上常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同时又不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手术在DSA监测下进行,治疗设备使用臭氧发生装置及射频温控热凝器。患者取仰卧位,颈肩部垫枕,充分暴露颈前区,行心电监护。依据DSA确定病变的椎间盘,在该水平颈前区作一直线,其正中向左旁开1厘米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1~2mL皮下浸润麻醉后用手指压迫分离气管和颈动脉,持射频长穿刺针在上述穿刺点向椎间盘进针,在DSA监视下达到椎间盘内,有弹性阻力,回抽无脑脊液、血液,再经DSA正侧位片调整针尖至椎间盘突出物处,接射频仪测试后行多周期多温度射频热凝治疗,退针至椎间盘髓核中,回抽无异常,再启动臭氧发生器,抽取40%的臭氧4毫升,经穿刺针管缓慢注入髓核,拔针,穿刺点按压止血,以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患者除感觉局部胀痛外无明显不适。术后仅有穿刺部位轻微胀痛,少数患者有咽部异物感,未行特殊处理,1-2d后症状消失。无感染、颈部血肿、声嘶、吞咽困难、肢体活动障碍等并发症。本组术后随访6个月,按照JOA标准评分:术前平均评分60.4分,术后平均评分97.5分,改善率达95%。

3护理体会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及时解答病人的疑问,耐心讲解手术方法和原理,介绍既往手术患者的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我科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

3.1.2气管推移训练为防止手术中损伤气管,术前3天开始指导患者行气管推移训练,用食指、中指沿右侧鞘膜间隙分离气管、食管及颈动脉,持续将气管向左侧推移,每次10-15分钟,每日三次。

3.1.3为配合术后体位,术前训练患者轴样翻身及床上大小便,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颈托及颈部后伸训练。

3.1.4吸烟者戒烟,预防和治疗咽炎,术前禁食、水2小时,进行深呼吸训练,控制吞咽动作;并评估患者健康情况,尤其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必须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

3.1.5建立静脉通路(最好使用软管静脉留置针)。

3.2术后护理

3.2.1体位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取平卧位,颈下垫一薄枕,使颈部保持平卧中立位6小时,避免左右移动,6小时后可取左、右侧卧位,侧卧时注意将头垫高与脊柱同一水平,变换体位采取轴线翻身法。

3.2.2并发症的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穿刺点的出血情况,有无颈部血肿的出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听取患者的主诉,询问患者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表现,观察四肢运动及感觉,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3.2.3饮食护理术后进温热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患者呛咳,2天后可进普食。

活动指导24小时后指导患者佩戴颈托下床活动,先摇高床头,指导患者慢慢坐起,若无不适再下床活动,注意保持头颈部的正确姿势。

3.3出院指导

3.3.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加强颈部保暖,避免外伤。

3.3.2加强颈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术后一周开始颈部功能锻炼,适度活动,初期避免旋转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颈椎再次损伤。.3.3、鼓励患者进行体疗锻炼,最简单的体疗锻炼为俯卧位抬头运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有助于加强颈后肌群强度。

3.3.4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避免长时间坐立。

3.3.5选择合适的枕头,取舒适正确的睡姿。

4讨论

射频靶点热凝既能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又能保持髓核细胞的活力,使椎间盘髓核体积变小,达到对椎间盘周围组织神经根、动脉、脊髓等的减压目的,热凝效应还有利于炎症因子、致病因子、窦椎神经痛觉感受器的灭活和水肿消除。臭氧通过溶解蛋白多糖使椎间盘回缩和消除免疫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而且还可通过破损的纤维环弥散和扩散到椎管内或椎旁发生作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具有创伤小、治疗便捷、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收到较好疗效;周密的术前准备,及时的病情观察及针对性的术后护理为手术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术后康复指导,更增加了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

射频热凝及臭氧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射频热凝及臭氧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25例采用CT下靶椎间盘内射频热凝和臭氧靶椎间盘内外注射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椎旁注射镇痛液治疗。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第1、7天和1月VAS评分,并与同组治疗前VAS评分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和1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第1、7天,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与治疗前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1月,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第7天,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1月,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1月后总有效率(96%)比治疗7天后总有效率(92%)有所提高。结论:射频热凝及臭氧盘内外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且1月后疗效优于椎旁注射镇痛液。

[关键词]射频热凝;臭氧盘内外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discherniation,LDH)多发于中青年,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微创介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运用较广泛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解剖结构变化小及费用低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先方法。本科自月以来采用射频热凝及臭氧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50例患者均为本科室月以来诊断为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并经CT或MRI证实,且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同时排除髓核脱落、钙化,骨性椎管狭窄、LDH术后复发和合并出凝血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肺疾病及糖尿病、精神疾患的患者。

所选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45~73岁,平均55.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个月,平均3.5年;椎间盘突出累计33节,其中L4/节,L5/S节。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4~72岁,平均54.5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4个月,平均3年;椎间盘突出累计35节,其中L4/节,L5/S节。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CT或MRI结果,确定靶椎间盘。采用椎间孔入路法穿刺:患者俯卧于CT下,常规心电监护。穿刺点位于中线旁开8一l0cm,穿刺角度35~45度,常规消毒铺巾后以1%利多卡因行穿刺点局麻,用15cm射频针在CT导向下由横突上安全三角入路穿入靶椎间盘,使针尖位于椎间盘的中后1/3位置。应用射频仪进行电阻抗监测,显示在-欧之间。然后进行电刺激:分别给以高频(50Hz)和低频(2Hz)刺激,证实针头裸露端5mm范围以内没有神经组织。靶点射频热凝:分别调至60度、70度、80度,90度每次持续60s,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剧烈疼痛等反应。射频热凝后,经原穿刺针注入60ug/ml的医用臭氧5ml。退穿刺针至椎间孔,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30ug/ml的医用臭氧10ml后出针,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平车送回病房。术后留院卧床休息观察7天。

1.2.2对照组采用椎板入路法穿刺: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双髋膝屈曲,选择靶椎间盘的位椎体棘突上部的外侧旁开1.5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治疗巾,穿刺点局麻,用7号8cm长穿刺针垂直缓慢进针。触及椎板后,标记深度,然后退针至皮下,将穿刺针外移大约0.5cm再次进针,达到标记深度后再进针约0.1cm,或穿刺针触及腰神经并诱发异感。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即可注入曲安奈德10mg、2%盐酸利多卡因2ml和生理盐水组成的镇痛液共10ml。治疗后留院卧床休息观察7天。

I.3评价方法: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7天、治疗后1月VAS评分。2.采用改良Macnab评估标准判定两组患者治疗7天和1月后的疗效。改良Macnab评估标准[1]: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工作;可,有些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疼痛无改善,需手术治疗。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1.VA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第1、7天,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与治疗前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1月,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2.疗效治疗后第7天,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1月,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1月有效率(96%)比治疗7天后总有效率(92%)有所提高。表1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7天、治疗后1月VAS比较

组别

治疗前VAS

治疗后第1天VAS

治疗后第7天

VAS

治疗后1月VAS

治疗组

7.39±1.65

2.64±1.34*#

3.05±0.67*#

3.22±1.14*△

对照组

7.16±1.24

2.76±1.53*

3.28±0.87*

4.75±0.58*

同组与治疗前组相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2组患者治疗7天后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

总有效

治疗组

25

9

8

6

2

92%*

对照组

25

8

9

5

3

88%*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2组患者治疗后1月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总有效

治疗组

25

10

9

5

1

96%#

对照组

25

7

5

5

8

68%#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椎间盘引起腰腿痛的机制主要为:变性突出的髓核刺激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痛,机械压迫和渗漏的髓核刺激后方的硬膜囊和神经根产生无菌性炎症而形成下肢根性痛。椎旁注射镇痛液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保守治疗方法。采用低浓度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可迅速选择性阻断痛觉神经纤维传导,减轻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下肢根性痛,具有良好的即时效果。但由于未处理靶椎间盘这一根本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疗效变差,治标不治本。

射频治疗是利用射频使组织内离子在高频电流作用下发生振动,与周围质点相互磨擦而产生热量,切割该组织并使之凝固[2]。椎间盘射频热凝可使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3]。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和抗炎镇痛作用。椎间盘射频热凝后盘内注射臭氧,可进一步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突出物回缩。同时射频后注射臭氧有利于臭氧的注射和扩散。瞿群威等研究表明:扩大臭氧与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接触面积,使髓核中蛋白多糖氧化更充分,髓核脱水及椎间盘内压力下降就更明显[4]。而椎间盘外的臭氧注射可快速消退受压神经根的炎症、水肿,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射频热凝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是射频和臭氧两种治疗手段和盘内盘外两种治疗方式的完美结合。本文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7天,1月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都是有效的。治疗组第7天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8%,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短期效果相当。这可能与两种治疗方法都能有效消退受压神经根的炎症、水肿有关。治疗组1月后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68%,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表明1月后治疗组疗效优对照组;这可能与治疗组实施射频热凝联合臭氧盘内注射后椎间盘减压彻底,髓核回纳,受压神经根机械压迫解除有关。

治疗组患者1月后总有效率(96%)比治疗7天后总有效率(92%)有所提高。可能与实施射频热凝联合臭氧盘内注射后较长时间内髓核仍能缓慢回纳,受压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仍能解除有关。综上,本观察结果表明,射频热凝及臭氧盘内外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且1月后疗效优于椎旁注射镇痛液。但本观察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不足,病人长期疗效如何需要我们以后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玉莲,王德全,陈玉明,张杰,谢仁古丽,迟杰骏.椎间盘气化减压术联合臭氧溶解术与单纯臭

氧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7,(3).

2.张学学,张达颖,章勇,王志剑,翁泽林.椎间孔人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与突出物形态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7,(7)

3.陈富强,胡丹,时飞,谢平,艾登斌.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xgyy/1031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