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锻炼治疗方法

时间:2021-3-29 16:13:08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武术界和体育运动者容易发生的一种觉见病。(现在办公白领人仕由于长期坐姿不对也很容易引起)。它是由于外伤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椎盘间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突出于椎间盘,从而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痛。参考了以往惯用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鱼跃势和治疗腰椎病的踩桥法,设计了一种沉腰斜板组合手法。此法对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有很好的疗效,它的优点是:病人治疗时基本没有痛感,见效快,方法简便,宜于推广。经几千次临床观察,严重的一般治疗三十多次,轻的几次就能使症状消失。

沉腰锻炼法有两种:

(1)俯卧沉腰法:病人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2)仰卧沉腰法: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韧带的动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上述两种姿势作为主要锻炼方法,一天至少两次,每次做一至二势,根据自己病情与体质条件掌握时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不宜使用此法。患者经过自我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后,再做加强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1)俯卧鱼跃势: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

(2)站立搁腿: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

如果有条件的话,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以后,请别人帮助,再做一次“斜板”,使椎体旋转,更有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

腰部的绕环运动以及倒步走,对治疗和预防腰椎疼痛疗效非常明显。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运动学专家窦文浩教授说,对于长期久坐的人,腰椎疾病是很常见的,表现为时重时轻,劳累时则疼痛加重,理疗虽然能减轻疼痛,但却无法除掉病根。根据运动医学的研究,腰部的绕环运动以及倒步走,对治疗和预防腰椎疼痛疗效非常明显。

绕环运动,基本动作如下:

两腿略微分开,两手叉在后腰部,以腰为轴心绕圈转动身体,若疼得厉害的话,可以动作缓慢一点,先往左边转,再往右边转。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管用,建议大家试一下。

倒步走,基本动作如下:

倒步走时两腿交替向后迈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可使腰部韧带的弹性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增强,使骨骼、肌肉、韧带的功能得到恢复,因此能使腰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倒步走现在已广泛用于健身,它还适于腰伤、腰部肌肉疼痛以及小脑平衡能力差的人。

倒步走疗法动作简单,容易掌握,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进行锻炼。倒步走应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要循序渐进。腰椎疼得厉害时若能立即进行倒步走锻炼,可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慢性腰椎患者若能长期坚持倒步走,两个月便可见到良好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治愈。

需要提醒的是,倒步走时,人们对空间的知觉能力明显下降,容易摔倒,因此步速不宜太快,力求走得稳,两眼要平视后下方以便掌握方向。为了安全,倒步走时,最好前脚掌擦地交替后退。还可采取结伴而行的办法,一人往前走,另一人倒步走,两人交替轮换,互相照应。窦文浩教授在提到倒步走的速度和运动量的掌握时说,他建议开始时以每分钟60步为佳,健康人应控制在每分钟90~次,腰痛者的脉搏,应控制在比自己安静时增加10次以上为最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注意什么?

(1)急性期及症状发作期应立即对卧床休息,避免下地活动,以减少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床铺最好为硬板床,褥子薄厚、软硬适度,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最好能使患者刚坐起时,双脚就可着地。同时应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椎拿手法。

(2)症状缓解期应注意减少刺激,避免受寒冷和潮湿,避免劳累及腰部外伤。

张振听授课

地点与时间:

3月10日重庆报到3月11日--3月15日(5天)3月23日大连报到3月24日--3月28日(5天)

报名电话/寇铄老师

疗法介绍

张氏零力度正骨术是根据传统医学中医正骨的精髓结合《物理学》,《几何学》,《人体骨骼解剖学》,《生物力学》研发而成的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力度小,无创伤,无痛苦,效果立竿见影的一种高端手法正骨技术。

授课视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零力度正骨课程,最近主讲内容更新,全面升级。更体现出向临床应用转变。一种症状对应一个手法,让学员更容易掌握。课堂上即将把推拿治疗临床的70多个项目,人体各个关节手法展现的淋漓尽致。没有一点基础的学员,会实现学完就能用。

三大优势

1、力度小,无需练功,无需指力训练,操作简便。

2、安全系数高,无创伤,根据人体脊柱解剖学,在椎体关节水平面上施加引导力。

3、效果立竿见影,脊柱伤科疾病症状一次见效,相应内科调理效果也较明显。

主讲专家

张振听:《张氏零力度(无痛)正骨疗法》发明人。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针推系,执业医师,先后进修于医院,医院,河南省中医学院三附院,医院。美国帕默脊柱学院。台湾脊柱健康委员会。获得国家二级技术等级证书,中国就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CETTIC高级整脊师证书,中华中医药协会养生保健培训合格证书,受聘于全国脊柱健康学术委员会理事一职,河南省零力度正骨、古方点穴绝技整脊技术总监。弟子数千,遍布国内外。

手法特点:

1、无需练习功力,指力,只需掌握用力技巧。

2、通俗易懂,手法套路简单化。

3、适用范围广,无需扎实的医学基础,了解人体骨骼结构即可。

4、避免了手法的暴力,借助外界助手,医者练习功力指力,患者痛苦增加,危险系数大。

5、实现了更具有科学依据,安全性高,立即见效特性,简单易学,省时省力的正骨手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xgyy/1156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