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1626228979103298&wfr=spider&for=pc
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和临床应用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T6、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7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L3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具体方法如下: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其放大率:15cm/10cm=1.5。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则测量X线上C2-C4为6cm。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
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以测针刀安全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目的:以选取进针刺的安全区。在脊柱周围进针刺,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C5.6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2.0cm。假如该片的缩小率为0.5。故该患C5.6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即为:A-b=0.6cm/0.5=1.2cm.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0.5=4.0cm.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即:(4.0cm-1.2cm)X1/2=1.9cm.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
二,脊柱各结构体表定位的应用
(一)用于诊断:1,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2,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的位置。3,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的位置。正常成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的分布、病损区,在体表的节段性分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C5脊N根受激压,出现肩、腕以上的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C4、C5棘突及C4-5棘旁压痛明显。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C6脊N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1、2指。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C5、C6棘突及C5-6棘旁压痛重。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C7脊N根、C8脊N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相互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的。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的长度差,较颈段更大。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的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T11-12脊N根支配。此区的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T11-12节段。此处相当于T8-9棘突处。应为T8、T9棘突压痛。若脊柱病变致,应为T11、T12棘突压痛。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L5脊N根受激压之表现。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L4-5椎间盘突出。则为L4、L5棘突压痛。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L5节段;其对应于T12棘突、L1椎体节。则为T12、L1棘突压痛。
(二)用于治疗:1,使选取的进针点准确:如要准确地选取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同的X线片,对每一个患者所选取的棘间点均会很准确。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尤其是在C2、C7棘突顶,做一可显影的记号时),则若要选取C2-3、C3-4、C4-5、C5-6、C6-7、C7-T1之棘间点,均会完全准确。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的选取,也可准确无误。选点正确,是针刺疗效的基础。2,使选取的进针点安全:对针刺来说,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的椎板间隙区。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的骨性区。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还有应视为禁区,如椎管内针刺操作。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即选取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的骨性区。如前述的颈椎D点即是。
版权声明: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白广阔,中医经络微创疗法创始人。医院院长、医院院长、山东省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骨伤分会经络微创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智库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经络微创技术培训基地主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高新技术国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际针灸师、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全国骨病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医讲师团特聘专家中医适宜技术讲师。
二十岁开始学习疼痛,拜访全国各地针刀、软外、针灸、手法等名师大家三十余人,将古中医经络学、朱汉章针刀医学理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与张天民的弓弦力学,以及西医的筋膜理论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理论体系,独创“中医经络微创疗法”,专业治疗颈腰椎病及脊柱相关疑难杂症。从事疼痛工作二十余年,通过临床上上百万病例证明了该疗法的确实有效性,获得病患极大好评!并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文章。取得荣誉:1.年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对该疗法给予15分钟专题报道。2.中医经络微创技术年选入中医高新适宜技术;3.年9月被国家卫健委主管、国医大师李佃贵领导的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列为全国推广的慢性病康复适宜技术;4.年10月经络微创技术再次入选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5.年11月医院经公众投票、同行业竞选及专家组考核后被中国管理科学院与中国商会杂志社评定为全国百佳中医技术科研示范基地,同时中医经络微创技术也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特色特效中医疗法!白广阔院长被专家评委授予“推动中国中医事业发展年度杰出贡献奖”!
6.年6月白广阔院长获得中医资深讲师资格证和中国基层人才数据库优选人才。
7.年10月白广阔院长入选难治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8.年12月中医经络微创技术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评价确认为科学技术成果。
9.年1月白广阔院长入驻新时代?行业专家人才数据库特邀专家。
10.年3月中医经络微创技术荣获中国管理科学院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是一种单纯依靠刃针、圆利针、针刀针刺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和脊柱相关内科疾病的一种效快力宏的单纯针刺疗法。是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微解剖相结合,用传统中医的黄帝内经、五行针灸,经络经筋和现代医学里软组织外科学、针刀医学、弓弦力学、肌肉斜刺与颈肩腰腿痛、弓弦应力原理等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深知原理,注重疗效,治疗时不用药物,不辅助手法,不用麻药,治疗过程简短高效,安全无副作用。
有朋友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医经络微创疗法的,请扫描下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