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抽搐、双腿沉重、走路无力……随着症状逐渐加重,患者张先生四处求医,先后被诊断为脑血管病,早期运动神经元病等,多方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双手也逐渐笨拙起来,全身就像用绳子捆住了一样,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患者后来到海慈医疗集团神经内科就诊,专家诊断患者病情复杂,启动多学科会诊,脊柱外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等专家共同查找病因,解除病痛。
骨伤诊疗中心脊柱外科杨希重主任专家团队手术MDT团队的各位专家排除了心脏、内分泌、脑内肿瘤等可能的因素,将病因瞄准在患者的颈椎。颈椎MRI检查提示,颈椎中的一节段存在明显椎管狭窄,相应节段的脊髓已明显出现水肿和变性。“5年前确实颈椎疼痛严重,后来不疼了我以为好了就没在意”患者说。
箭头所示为颈椎管狭窄及脊髓变性的部位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症状?骨伤诊疗中心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杨希重主任医师介绍,颈椎病的严重程度与颈部疼痛的轻重不能划等号,很多脊髓型颈椎病存在轻微的颈椎不稳定,这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关节突关节的软骨面退变、变薄有很大关系。由于颈椎局部退变性的不稳定,患者在活动颈椎时就能感觉到明显的颈部疼痛。为了应对这种退变及不稳定,身体会代偿性的产生关节突关节及椎体前后缘的增生以增加骨性结构的接触面积,这样颈椎在力学上逐渐趋于稳定,患者感觉不到颈部的疼痛,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颈椎病自己好了。然而,恰恰就是这些增加稳定性的骨赘,会导致脊髓的压迫,出现上下肢麻木、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等一些神经损害的症状。
颈部的脊髓很娇嫩,如果颈椎管的狭窄一旦超过颈段脊髓的承受能力,脊髓很快就会出现代谢障碍、脊髓水肿,继而出现脊髓的的细胞程序性坏死,导致脊髓变性,最终导致患者行走不稳,甚至截瘫。
杨希重主任团队为患者制定了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诊疗方案,尽快解除压迫脊髓的颈椎管狭窄,让脊髓中的细胞们能畅快的呼吸,恢复正常的功能。手术方式技术成熟,小切口微创操作,创伤小,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骨伤诊疗中心脊柱外科杨希重主任专家团队查房
手术当日,脊柱外科杨希重主任带领专家团队通过颈部前方约3cm小切口,为患者切除了导致神经受压的椎间盘及周围骨赘,被压扁的脊髓逐渐膨胀起来;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脊髓表面的血管搏动也明显恢复。术中脊髓电生理监测提示,患者的上下肢电信号传导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患者浑身紧绷感明显减轻,手脚活动更加灵活。术后第二天戴上颈托,患者下地行走顺畅,经过周期训练和后续治疗,解除了困扰患者多年的疾病痛苦。
术后X片及MRI可见,脊髓受压以完全解除
专家提醒,不良的姿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极易诱发颈椎病。应当避免长期低头伏案,注意颈部适度功能锻炼,选择合适的枕头,避免颈部落空或过高。游泳、普拉提等锻炼可以负重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从而预防或延缓颈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完备的多学科专家会诊机制,MDT专家团队精准诊疗方案守护患者颈椎健康。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视物不清,头晕恶心、行走困难,以及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应当及时来院就诊,解除疾病困扰。
专家简介
杨希重骨伤诊疗中心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山东省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学组常务委员等。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肿瘤、脊柱侧弯、脊柱骨折脱位等脊柱疾患诊治。脊柱疑难疾患的微创显微手术,开展椎间孔镜技术,显微镜下微创通道技术。开展椎间孔镜下侧路及后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症、腰椎爆裂骨折;显微镜下经通道椎管减压椎体融合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UBE)、侧方或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X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一上午、周三下午海慈医疗集团国医堂A楼2楼外科诊区
周三上午海慈医疗集团国医堂A楼3楼知名专家门诊
供稿:骨伤诊疗中心脊柱外科专业审核:杨希重摄影:刘伟编辑:范晓苹李均雁编校:张宁推荐阅读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