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结果公布20170306脊柱

时间:2017-6-14 16:47:12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病例一

男,62岁,因“双下肢活动不能伴二便失禁40天”入院。

MR

平扫

T1矢状位

T2矢状位

T2压脂矢状位

T2横断位

增强

T1矢状位

T1横断位

病例二

男,53岁,因“腰痛14天,右下肢疼痛10天,加重4天”入院。

MR

平扫

T1矢状位

T2矢状位

T2压脂矢状位

T2横断位

增强

T1矢状位

T1横断位

诊断结果:

病例一:L2/3椎间盘髓核游离

病例二:L5/S1椎间盘脱垂

椎间盘突出症

正常椎间盘T2WI信号:

中央部分为髓核和含水较多的纤维环内层(由Ⅱ型胶原纤维构成):高信号

周围部分反映含水较少的纤维环外层(由Ⅰ型胶原纤维构成):低信号

椎间盘病变:

椎间盘变性:椎间盘含水量减少或出现钙化、真空现象;MRI椎间盘中央部分T2WI的信号减低。

椎间盘突出:在髓核和纤维环变性的基础上,髓核经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的病理状态。

椎间盘突出病理与影像分型(北美脊柱学会):

椎间盘膨出diskbulges

椎间盘突出diskprotrusion

椎间盘脱出diskextrusion

椎间盘游离freefragmentdisk

椎间盘突出影像诊断路径

矢状位图像:看有无突出

轴位图像:看突出的类型

椎间盘膨出

定义:纤维环保持完整,椎间盘向周围均匀膨出,超出椎体边缘之外;椎间盘后纵韧带处内凹消失并向外凸,侧隐窝狭窄;MR在突出物的后缘可见到线样的低信号的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

椎间盘突出

定义:纤维环内层断裂,外层和后纵韧带保持完整,椎间盘向某一局部方向突出;基底较宽,边缘光滑清楚,提示纤维环外层并未破裂;MR在突出物的后缘可见线样的低信号的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

椎间盘脱出

定义:髓核突破纤维环外层和/或后纵韧带进入硬膜外间隙;脱出物边缘不光滑,模糊,可成角度,提示纤维环外层破裂;窄颈与椎间盘母体相连。

椎间盘髓核游离

定义:脱出的髓核与椎间盘母体分离,落入椎管内;

游离的椎间盘碎片可位于病变椎间盘平面,也可在椎管内上下移动一段距离,既可位于后纵韧带之前也可位于后纵韧带之后,多位于硬脊膜囊外面;

多呈不规则形结节,在T1WI上信号较CSF高,在T2WI信号多样,可保持高信号,也可为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此游离体,尤其是与母体距离较远时,易误诊为肿瘤。

椎间盘突出分型-突出方向

中央型:主要对硬膜外脂肪间隙和硬膜囊形成压迫。

旁中央型:主要对硬膜外脂肪间隙、硬膜囊和神经根形成压迫。

外侧型(椎间孔型):主要引起椎间孔狭窄和一侧根神经受压。

极外侧型(椎间孔外型):本身不引起压迫症状,但由于椎间盘的外1/3有神经分布,亦是腰痛的原因之一。

前方突出:一般不引起压迫症状。

椎体内突出:椎间盘突出物突入椎体内形成许莫氏结节,引起反应性脊椎炎。

根据突出程度

轻度:突出物占椎管前后径<1/3

中度:1/3≤突出物占椎管前后径≤1/2

重度:突出物占椎管前后径>1/2

根据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的关系

根腋型:突出物位于硬膜囊与神经根之间,神经根受压,向上迂曲变形;

根肩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肩外侧;

根前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腹侧,将神经根顶向后方;

椎间盘病变继发改变

1、终板炎

Ⅰ型:血管化的纤维组织和骨髓水肿,长T1长T2信号。

Ⅱ型:脂肪化(黄骨髓):短T1长T2信号,脂肪抑制后高信号被抑脂。

Ⅲ型:骨质增生硬化:CT高密度;磁共振疏松钙化稍短T1稍长T2信号,致密钙化长T1短T2信号。

2、脊椎不稳(假性滑脱);继发椎弓峡部骨折(崩裂)

3、黄韧带增厚

游离椎间盘与椎管内肿瘤鉴别

1、定位:

髓内(室管膜瘤,胶质瘤)

髓外硬膜下(神经源性肿瘤、脊膜瘤)

髓外硬膜外(转移瘤、淋巴瘤)

2、增强MRI

椎管内病灶定位

髓内:脊髓增粗,呈梭状,无移位;蛛网膜下腔对称变窄;杯口征

髓外膜内:椎管扩大;蛛网膜下腔一侧变宽(内可见类圆形充盈缺损),一侧(健侧)变窄;脊髓受压、变形、移位;哑铃状肿瘤改变;

髓外膜外:蛛网膜下腔两侧均狭窄;脊髓受压移位,变形;笔尖征

游离椎间盘与椎管内病变鉴别要点

1、定位:髓外硬膜外

2、CT及MR与椎间盘密度或信号相似

3、增强:无强化

4、邻近椎间隙变窄

——







































能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xgyy/633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