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受累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也可称为颈椎综合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颈椎介于缺少活动的胸椎和具有一定重量的头颅之间,而且头部配有特殊的感觉器官(眼、耳等),要求颈椎有较大的活动度。因此颈椎容易发生劳损,是产生颈椎病的主要诱发原因。由于颈椎生理性前凸的存在和其下部为比较固定的胸椎,故其下部颈椎4~6为最易劳损部位。以颈椎间盘和椎体的退行性改变为主,涉及椎间关节、韧带、肌肉等组织结构的相应改变。
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颈椎间盘的病变
(1)髓核:从30岁开始,水分减少,纤维网和黏液性基质逐渐为纤维组织和软骨细胞代替,最后成为变薄的纤维软骨性实体,导致椎间隙变窄。
(2)纤维环:20岁以后纤维环停止发育,开始变性,表现为纤维变粗、透明变性,最后破裂。髓核向后外侧突出。膨出的椎间盘可钙化及骨化。
(3)软骨板:变性,逐渐变薄,甚至为髓核所侵蚀而发生缺损。其后果一是纤维环由于软骨板的破坏而失去附着,使椎体间连接的稳定性受损;二是软骨板半透膜的功能受损,是纤维环和髓核的营养来源受限,加速退变。
2、椎间关节与钩椎关节
LUSCHKA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刺,从前方压迫颈神经根。椎间关节的关节囊早期肿胀充血,从后方刺激神经根;后期出现关节囊松弛,关节突关节稳定性下降以及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均可使椎间孔变小。
3、韧带
随后椎间盘向后膨出或突出,后纵韧带易发生退行性变,并向后膨出,压迫脊髓;黄韧带变性肥厚时,弹性减退,颈椎后伸时则出现皱褶向椎管突出,有时达到椎管矢径的30%,能压迫脊髓引起脊髓症状。
4、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
(1)不良的睡眠体位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错误姿势
正确姿势
(2)不当的工作姿势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
(2)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
重医一院第一分院康复医学科现开设针灸门诊、理疗门诊、骨伤门诊、软伤门诊,市委医务室康复理疗室、加州门诊部康复理疗室。
科室按现代康复治疗模式结合传统康复手段设置,形成“以专科为方向、专病为核心、专项技术为手段”的特色康复门诊,通过运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自动牵引、电脑中频、半导体激光、磁疗、微波炎症治疗、红光治疗以及骨伤诊疗,软伤治疗等方法治疗多种疾病,利用现代化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
科室
撰稿:朱必伟,祝与潇重医一院第一分院康复医学科
编辑:於芳重医一院第一分院党政办
审稿:梁萍重医一院第一分院医教科
呵护健康至诚至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