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中,九阴真经是个致命的诱惑。
它是武林至宝还是第一祸害?这是个问题,引无数豪杰竞折腰。
书是无辜的,却在人的手上成了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一)
读过九阴真经的,只有寥寥几人。
最早开始读这本书的,是江湖里的小角色梅超风和陈玄风。这对夫妻档,原本只学了一点桃花岛的粗浅功夫。从黄药师手里偷来《九阴真经》后,开始练习九阴白骨爪、摧心掌、横练功夫,很快就横行大漠,有了黑风双煞的名头。
黑风双煞出道,九阴真经的威力开始绽放。黑风双煞只是九阴真经的初学者,就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无名之辈跻身二流好手之列。梅超风双目失明之后还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江南六怪联手,单挑全真七子也不勉强。
九阴真经寄托着他们全部的希望。他们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勤学苦练,寂寞和骷髅陪伴他们度过了最好的年华。
离开桃花岛半年之后,他们的学习就遭遇了瓶颈。书还在手里,却读不懂了。九阴真经对于他们,是座需仰视才见的高峰。
九阴真经源自道家,与桃花岛的武功大相径庭。黑风双煞没有道家的修养,没有深厚的武学根基,又不是聪颖过人的资质,也不再有师父黄药师的指点,他们只能勉力自学,领悟成了艰难的试错过程。
简单粗暴的望文生义,把他们引入了歧途。九阴真经里的“摧坚神爪”,黑风双煞改名为更吸引眼球的九阴白骨爪。书中的描述是:五指发劲,无坚不破,摧敌首脑,如穿腐土。来自全真派的周伯通一看就明白,摧敌首脑说的是攻敌要害、击敌首领的意思,黑风双煞却理解为用五指插入敌人的头盖。如此胡乱揣摩无知无畏,残害了多少无辜生命,也扭曲了道家的精神内核。
再比如,内功运行十分微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梅超风无人指点强练内功,结果是走火入魔,落得个半身不遂。为了速成武功,他们不断服食少量砒霜然后运功逼出,以图强行增强功力,把生命当成了赌注。
即使不惜以命相搏,他们也只有九阴真经的下半部可学。一切扎根基修真元的基础功夫,都在上半部之中。他们手里的半本教材,记录的是邪门功夫,上手容易见效快,却是被破解的靶子。他们急切地勤学苦练,生生地把一本正大光明的真经变成了阴毒邪恶的毒草。
与黄药师重逢,梅超风才明白,她和陈玄风的成就完全无用。倘若有用,玄风又怎会给个小孩儿杀死,黄药师轻轻一句就打消了梅超风的雄心壮志。
读书,本是灵魂和气质的交流。黑风双煞的残忍鲁莽,与九阴真经的玄深奥微格格不入。硬啃一本超越自己境界和见解的艰深之作,即便苦苦追索,也是对面相逢不相识。如同暗夜里来到陌生的路口,前方是坦途还是沼泽一概不知,只能以肉身探路,每一步都是凶险。
九阴真经上卷的最后一章,他们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如果看到只会更加受挫,因为真经的作者在这里砌了一道充满迷惑的高墙,翻过这道墙需要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
(二)
运气被郭靖碰上了。
在九阴真经的读者中,郭靖是最幸运也是最不聪明的。黄药师明着嫌他傻,不配给自己当女婿。洪七公不好意思直接说他笨,只是迟迟不肯收他为徒。在金庸江湖有名有姓有台词的角色里,比郭靖还笨的一直没出现。
聪明人都有个好记性,黄蓉的母亲只用了一个时辰零一盏茶的工夫,就把九阴真经倒背如流。郭靖就差得多了,只能几十遍上百遍的死记硬背。
碰到九阴真经上卷的最后一章,郭靖的劣势突然消失了。这一千余字,是梵文的音译汉字。看起来全无意义,咒语一般,浑不可解。郭靖凭着一股狠劲,只管埋头硬背,读了千余遍之后,居然将这一大篇诘屈诡谲的文字牢牢记住了。
生生记住,下足苦工夫就可以实现。要理解其中的意思,却必须有机缘的垂青了。识得汉字的多数不懂梵文,既懂梵文又识得汉字的本来就少,还得是个武林高手,这三者的交集几乎是空白。王重阳周伯通黄药师武功见识都超一流,也只能望文兴叹。
这费解的一千多字,恰好是九阴真经的总旨,是理解经书奥秘的关键所在。命运再次眷顾了郭靖。一灯大师武学功底深厚,又精通梵文,是破解这个密码的唯一人选。一灯大师把梵文总纲翻译出来,还一对一地给他讲解了十几天。这个小灶一开,郭靖学到了最完整的九阴真经。
从马钰意外传授全真心法,到被周伯通逼着背熟九阴真经,再到一灯大师的破译讲解,九阴真经之于郭靖,是一条循序渐进无一遗漏的稳妥直线。再加上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高手的示范印证,有理论有实践有指点有领悟,郭靖交出了一份完美的学习履历。
运气最好的这个人,却是最没野心的。欧阳锋为了当天下第一,周伯通被上乘武功迷得神魂颠倒,梅超风想以超强武功自保,洪七公用来疗伤恢复功力,在九阴真经的灿烂武库面前,只有郭靖无欲无求。
这一次,郭靖是本色出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以一颗仁厚空明的赤子之心,恭恭敬敬地尊重领会前人的智慧,以上乘武学的博大精深化解争名夺利的风险,九阴真经在郭靖手里从祸害变成了至宝。
有人说,读书是让你成为你。是天意巧妙,也是郭靖的性情难得。与九阴真经坦诚相对,他的醇厚质朴第一次发出光来。
(三)
对九阴真经最痴情的,是欧阳锋。
虽九死而不悔。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欧阳锋始终求之不得。费尽心机从郭靖手里得到了真假杂糅的九阴真经手抄本,又碰上黄蓉打着黄药师的幌子的胡乱解读,欧阳锋学习九阴真经的条件可谓最差。
欧阳锋没有郭靖的运气,也不似黑风双煞的肆意揣测。他是一代武学宗师,对武功的经验和体悟是他们难以比拟的。
欧阳锋是时时怀疑的,也以自己的经验时时修正。在这个层面上,他与东邪黄药师可谓知音。
乞丐何曾有二妻?
邻家焉得许多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黄药师信手写了这首打油诗,调侃的对象是孟老夫子。
孟子喜欢用故事来说理,他说过齐人有一妻一妾还去讨残羹冷炙,还讲过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家一只鸡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是比喻,没必要较真。后面两句才是锋芒,孟夫子的时代周天子尚在,您不是讲圣贤之道吗,怎么不好好辅佐周天子而跑去向梁惠王齐宣王求官呢?黄药师这般嘲讽,怕孟夫子于地下也难以自辩了。
其实,孟老夫子自己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文字是狡猾的,以书为友,太过信赖,难免被书牵着鼻子走,成为知识的搬运工,甚至掉进伪装的陷阱。
还不如像欧阳锋,以书为敌,辩其虚实真伪,进而补其不足,攻而破之,然后为我所用。
欧阳锋看到的九阴真经,是一个被破坏的百宝箱,里面散落着珍珠宝石,也有棉絮碎石枯枝。他要做的,是拨开层层干扰,捡出珠玉,然后与自己的武功积累融会贯通,搭建出一个样式前所未有的七宝楼台。
不疯魔不成活。逆练武功之所以惊世骇俗,是因为没有人这么脑洞大开,也没有人肯去一招一式地实践。谁说武功只能顺着练,谁说此前的成名绝技就不能推倒重来?束缚常常来自于习以为常,久了就视而不见了。别人眼里的荒诞怪异,不过是创新的另一种表达罢了。
欧阳锋练成的九阴真经,已经不是黄裳的原著,而是他自己的创造了。把书读成自己的血脉,成就更强的自己,欧阳锋完成了惊人的一跃。
一部真经,三种命运。书与人,是一言难尽的缘分。其中的悲喜,终究是性情与境界的功夫。(完)
-----------------------------------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顽童在此
周伯通的恐惧
段皇爷的觉悟
欧阳锋的幸福
洪七公的食指
黄药师的春愁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