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眩晕是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常常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或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严重起来天旋地转,甚至晕倒,又叫颈性眩晕。颈性眩晕为发作性眩晕,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球震颤。颈性眩晕多突然发病,常于晨起或午休后起床或转头时发生。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病理改变如椎间盘变性、骨质增生等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颈椎病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颈型颈椎病5类。
由于颈椎的解剖关系,在颈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钩椎关节失稳、钩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可机械性压迫椎动脉或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丛,造成椎动脉痉挛、狭窄和脑供血不足,临床就会出现头晕、眩晕,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加速、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部分病人可伴有头痛,这种头痛常是枕部疼痛,放射到颞部,部分患者会有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短期内恢复的突发弱视或失明复视、头面部麻木、运动障碍、猝倒等。猝倒往往在头部突然发生旋转或屈伸时引起椎动脉突然痉挛而发生,如果没有脑外伤,患者倒地后再站立可继续正常活动。
颈性眩晕常用治疗方法:药物对症治疗,如眩晕发作时可口服眩晕停或倍他司汀口服止晕,西比灵及其他扩张血管药物增加脑血流、改善脑血供等;非眩晕发作期可依据病情进行理疗、颈椎牵引或整脊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60岁以上发病率50%以上,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颈椎病趋于年轻化,有报道青少年发病率10%以上。预防是防止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内容之一。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除外伤外,常见的还有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工作、姿势不良及其他病症等,因此要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首先选择正确的枕头,注意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高度以一个拳头高度为佳。加强体质锻炼,特别是积极锻炼颈部肌肉,如颈椎操,促使颈椎周围软组织强壮有力,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要注意埋头苦干时,也可间断地做肩颈部的运动,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等。
白淀风点滴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