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个简单动作,让你终生远离腰椎间盘突

时间:2022-7-11 18:30:06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913-1.html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患上此病。广州东方类风湿专科刘圣金主任指出,从临床接诊的患者来看,腰椎间盘突出发病人群集中在20-40岁,常因腰部扭伤、久坐久站、久居潮湿之地等因素发病。腰椎间盘突出呈现年轻化趋势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哪些信号提示你的腰椎受到威胁?腰椎间盘突出对身体有哪些损害?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腰椎健康?刘圣金主任将一一为你揭晓答案。

6大信号提示你腰椎健康受威胁

腰背疼痛

腰椎疾病最常见、最容易被察觉到的表现,一般感觉疼痛的部位较深,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年轻人最常见。

大脚趾麻木

穿鞋时一般靠大脚趾用力,大脚趾麻木的话就会出现穿鞋、走路用不上力,甚至脚尖拖地,还有时会出现脚背麻或脚掌麻等。这一般是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的信号。

腰易扭伤

很多老人容易抻到腰,弯腰拿东西或洗脸、起床叠被就发生腰痛,一般会当作肌肉拉伤处理了,其实很可能是腰椎间盘发出的信号。

腿疼

腰椎病一般表现为一条腿疼、麻、凉,少数人两条腿疼,约98%的腰椎间盘突出者出现腿疼症状。主要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根造成的疼痛。

脊柱侧弯

如发现脊柱变得左右扭曲,即便没有腰痛,也可能是腰椎病变的前期症状,多半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了一侧神经根和血管,为减轻疼痛,人会被动性向反方向侧弯,长此以往,椎间隙在压迫一侧变大,形成侧弯。

腰下肢畏寒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使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怕冷。

腰椎间盘突出的四大危害

久坐不动最伤腰!20-45岁是腰椎间盘突出高发期,特别是办公族,90%的时间都“弓坐”在办公室里。坐着时腰椎承受的压力是站着时的1.5倍,如坐姿不正确(如前倾)会加重腰椎压力,承受的压力甚至会达到站立时的2.5倍。不正确的坐姿还会引起脊椎两侧肌肉张力不平衡,压迫腰椎神经,引起各种不适。

1腰背部痛苦

这种痛苦呈现在腿痛之前,亦可一起呈现。痛苦首要腰部或腰骶部,痛苦的缘由首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影响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发生。痛苦部位较深,难以定位,通常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痛苦。

2下肢放射性痛苦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会引起坐骨神经痛或先由臀部开始,逐步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心型的突出常招致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剧。

3麻木及感受反常

腰椎间盘突出后,可形成神经根触摸区域的局部性压榨和牵扯性压榨,使神经根自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招致缺血缺氧,故劳累神经根分配区域呈现痛苦、麻木等反常感受。

4肌肉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物压榨神经根时刻较长者,可形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呈现神经麻木、肌肉瘫痪。

一个简单动作护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感会让你心神难安,很影响工作效率和心情。但其实日常生活中,只要一个简单动作就能护腰椎——“小燕飞”。

常做“小燕飞”这个动作对于颈椎和腰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要胜于服用任何药物。它可达到对颈椎、腰椎的自然牵引,加强颈关节、腰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活动并保护关节。小燕飞分为两种动作,一是站立姿势的,另一种是俯卧在床上的动作。

站立小燕飞

这种很适合工作间隙进行,身体保持站立姿势,肩向后平移,双肩轻轻向后,两个手掌要平伸,掌心保持相对或是向后,模样有点模仿小燕子俯冲时收起翅膀的动作。做好基础动作后以腰底部作为中心轻轻的向前,从侧面看时感觉有点在做挺肚子的姿势。如果有时间最好是每天早晚做一次,每次要坚持五十下。

俯卧小燕飞

建议每天早晚临睡前,俯卧床上,双手放在背后,以腹部为支点,用力挺胸抬头,同时双腿并拢,绷直脚尖尽量向上抬起,使整个身体反翘起来,就像燕子在飞,持续5秒左右,然后放松休息,接着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做15-20次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健康微视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jbjj/13129.html
热点排行
颈椎病患者怎么吃才好

颈椎病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慢性病,在患上颈椎病后患者的健康状况是会受到很……【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治疗颈椎病的食疗方法

颈椎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职场人士都患上了此病,颈椎病……【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颈椎病患者怎么吃才好

颈椎病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慢性病,在患上颈椎病后患者的健康状……【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