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纪轻轻就如此突出,痛!痛!痛!
今年30多岁的王先生家在农村,常年的体力劳动让他的腰渐渐地不得力,尤其是近半个月,腰背部和左腿疼痛难忍,无法行走、站立,卧床休息也不能缓解,在床上也只能侧卧,平躺就会更加疼痛。“疼得心慌、坐立不安,每天能睡3-4个小时就阿弥陀佛了。”
造成他如此痛苦的根源就在于——腰椎间盘突出。
医院疼痛科·脊柱外科主任杨启远介绍,王先生是腰4-5椎间盘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左侧椎间孔变窄,左侧神经根受压。
这种情况,保守治疗已经没用了,必须手术解除L4/5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扩大椎管。
说到要在脊椎上动手术,王先生还是比较虚火的。“脊椎上开刀,那万一做不好,人不就瘫了?就是做好了,不是也要在床上躺个几十天,人都要躺废。有没有伤害小、恢复快的技术哦?”
“医院就是对的,我们科室还真的有这门技术。”这个技术叫做
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
在基础+局部麻醉下,手术团队为王先生完成了“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利用脊柱内镜配合专用的UBE器械工具和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完整摘除了突出椎间盘髓核。术中术野开阔清晰,操作灵活,手术过程安全、微创、全程可视。
手术出血约10ml,术后仅留下2个1厘米小切口。第二天,王先生就可下地行走,疼痛症状也立竿见影地得到缓解。
杨启远
科主任
这是我参加首届西湖UBE学习班学成后首次开展的手术。UBE技术(unlateralbiportalendoscopictechnique)即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技术核心是建立独立的双通道,一个观察通道,一个器械操作通道,内窥镜与手术器械分别在独立的通道中完成操作,互不干扰,视野开阔,手术更加灵活,减小对神经损伤的概率,手术更加安全。它几乎适用于所有脊柱的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是一项新兴的微创技术。医院UBE技术空白,标志医院疼痛科·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进一步提升了微创脊柱外科诊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
据悉,UBE医院疼痛科·脊柱外科继PVP、PKP、MIS-TILF、OLIF、椎间孔镜技术之后的又一脊柱微创治疗新技术。而随着脊柱外科手术精准化、微创化的飞速发展,UBE技术做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创新和典型代表,结合了微创与精准的特色,丰富了微创技术的术式,对推动脊柱外科微创领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02
腰椎间盘突出,喜欢哪些人?
“腰椎间盘突出,那肯定是老年人得的多些,人老了,骨头磨损了,脆骨也更脆了嘛。”可能在好多人的印象中,腰椎间盘突出,那是上了年级的爷爷婆婆叔叔阿姨些才会得的病,年轻人身强体壮的啷个会得嘛?
其实不然,腰椎间盘突出并不是一种老年病,实际上它的好发年龄为30~50岁,且男的得病的比女的多。
说到腰椎间盘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我们的祖先开始说起。
longlongago~
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直立行走
上半身的重量都放在了腰椎间盘上
再加上后来的劳作、久坐、负重等
长时间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更是加重了腰椎间盘的压力
特别是现在的打工人
工作时就在电脑跟前坐一天
休息了就在沙发上窝一天
还翘起个二郎腿耍手机
长期以往
不说其他毛病
腰椎肯定是遭不住的
看到这里
电脑前坐起的你
沙发上躺起看手机的你
是不是该起来活动活动了?
专家介绍『杨启远』医院疼痛科·脊柱外科主任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规范化培训四川基地脊柱微创学组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骨内科学组委员。先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外科、医院脊柱外科、医院脊柱外科、浙医院脊柱外科、医院医院等进修学习。主要擅长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等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结核,脊柱肿瘤以及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尤其对脊柱微创手术PKP、MIS-TLIF、OLIF、UBE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市级课题1项,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周四上午门诊地点:马会楼二楼疼痛科·脊柱外科(一)END
作者:疼痛科·脊柱外科、宣传科/张小彦、黄平
编辑:黄平
审核:范利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