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颈椎间盘突出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等退行性改变累及脊髓、神经、血管,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肩、臂丛神经痛及上、下肢运动障碍等。
02
病因
1、椎间盘退变
正常人椎间盘20-30岁已经逐渐出现退变,椎间盘是相邻椎体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当其退变时,相邻结构出现增生、钙化代偿,过度增生导致椎管相对狭窄,最终出现压迫脊髓、神经、血管等临床症状。
2、损伤
急性损伤可使原来退变的颈椎间盘损害加重,从而诱发颈椎病,但创伤导致颈椎骨折、脱位所造成的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则不属于颈椎病。
3、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病理性的)
在胚胎及发育过程中椎弓根过短,使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在相同退行性变时,正常人可不发病,但有椎管狭窄时可以出现压迫症状而发病。
03
颈椎间盘的分型
按突出位置分三种:
1、侧方突出:突出部位在后纵韧带外侧、钩椎关节内侧。以压迫单侧神经根产生症状;
2、旁中央突出:突出部位偏于一侧,介于神经根和脊髓之间。以压迫单侧神经根和脊髓产生症状;
3、中央突出: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脊髓正前方。以压迫脊髓腹面两侧产生脊髓双侧压迫症状。
04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1、发病率最高,占60-70%,多为单侧,男多于女。
2、多表现为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范围与受压神经根分布一致,皮肤可有麻木、痛觉过敏或减退。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为阳性,Hoffman征为阴性。
(二)脊髓型颈椎病:
1、发病率占颈椎病12-20%,由于脊髓受压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危害最严重;
2、本病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见;
3、临床表现多为锥体束单、侧或双侧下肢乏力、麻木开始;
4、踩棉花;束带感;Hoffman征阳性;腱反射亢进;影像学检查示椎管受压。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1、当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基底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
2、临床表现: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减退;
3、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赘增生,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
06
治疗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一般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通过手法、牵引、练功和药物等治疗。
(一)手法治疗:临床上包括松解手法、复位手法、宣通经络气血三方面。
(1)松解手法:包括揉捏法和滚法等。目的在松解僵硬的颈肩背肌群,使之收到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的效果;
(2)复位手法:包括旋转复位和端提摇晃法。其目的是加宽狭窄的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弧度,尽可能的使突出的椎间盘得以还纳,以解除对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和刺激;
(3)善后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放松颈肩部肌群,理顺筋络,调和气血。
(二)牵引:
可以解除颈项部肌肉痉挛,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是神经根受压得以缓解。牵引时颈椎成微屈曲位,因为这种体位能使后部关节微分离,使椎间孔开大。不宜采用颈椎极度屈曲位,亦切忌颈椎过伸位。牵引重量般为2~3kg,逐步增至4~5kg,应根据病情、体质和耐受力酌情调整。可采用坐式或卧式牵引,症状重者,应卧式持续牵引,可白天每牵引两小时后,休息1小时,间歇进行,夜晚则以休息为主。
(三)固定方法:
因为根性疼痛主要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和水肿引起,应适当地卧床休息,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四)药物治疗
(五)其他治疗:针灸治疗、理疗、封闭疗法。
推拿正骨科
柴继新
医院国医堂推拿正骨科主任,专攻脊柱矫正领域,掌握先进的脊柱疾病治疗理念和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执业十五年来,积累临床治疗十几万人次,效果显著,受到广大患者一致好评。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颈腰椎曲度变直、骨质增生、青少年脊柱侧弯、骶髂关节错位等。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赵俊菲
医院国医堂推拿正骨科医师,邢台市中医学会理事,拥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独特的针灸技术,从业以来一直坚持着医乃仁术思想,得到患者一致好评。
擅长: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扭伤、痛风等骨关节疾病;头痛头晕、面瘫、中风、流涎、单纯性肥胖等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坐诊
诊室-(一楼四诊室)
国医堂 乘车路线:市内乘11、22、24路公交车科技大厦下车,南行米路东。
供稿:推拿正骨科
编发:姚硕
审核:吴玉鹏
end
联系我们:
南院咨询-北院咨询-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