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针刀综合诊疗方案

时间:2016-11-11 17:05:54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腰痛病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伤、或由肾虚,导致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临床上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现代医学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本病范畴,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神经根、马尾神经或脊髓,引起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内在根本原因是椎间生物力的不平衡(动态平衡失调)。它给人们带来身心的痛苦和生存状态的不良改变。

1.诊断

1.1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常发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西医诊断标准

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下肢痛重于腰痛。

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四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两种征象。

神经根张力试验无论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X线、CT、MRI或特殊造影等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4)西医症状描述参考十二大症状表现:

a腰背痛;b坐骨神经痛;c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d间歇性跛行;e肌肉瘫痪;f患肢麻木;g马尾综合征;h脊椎圆锥综合征;i周围圆锥综合征;j患肢发凉;k尾部痛;l小腿水肿

(5)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结合1、2两个标准,同时参考影像学检查,把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29种类型,同时配备29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山东省内推广10余年,为全国各地培训专业医师余人,全国建余协作治疗点。具体分型如下:多节高位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多节低位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多节高位侧旁型椎间盘突出症;多节低位侧旁型椎间盘突出症;多节高位混合型椎间盘突出症;多节低位混合型椎间盘突出症;单节高位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单节低位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单节高位侧旁型椎间盘突出症;单节低位侧旁型椎间盘突出症;高位、低位元混合加中央、侧旁混合型椎间盘突出症;儿童和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经骨突出症;多节多方向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前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主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更年期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犁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锥体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节复发、临节发、术后疤痕粘连、手术失败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三横突综合征。

1.2康复评定

主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卡)和生存状态量表(JOA下腰痛评价表)。

2.中医治疗方案

2.1操作常规: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进展过程及病情轻重,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

(1)急性期

以身体功能与结构水平的障碍为主,临床以疼痛及活动困难构成的被动体位为主要表现。此期患者多表现为疼痛剧烈,刻无安宁,腰背肌肉高度痉挛,脊柱显著侧凸、后凸畸形;棘旁显著压痛并向下肢放射,局部扣击痛;被迫卧床,坐起或站立、行走则痛剧。此期一般3天。治疗以被动性治疗为主。康复教育要先期介入并贯彻始终,被动或主动的康复训练要尽早适时介入。这时的康复教育,主要是向患者解释该病的病因病机,预后转归,解除患者的恐惧、烦躁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鼓励和帮助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尽早离开床面。如:告诉患者,治疗后静卧床6小时,6小时后原则上可以下床解手、洗漱、吃饭等。只是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不超过半小时等。这时可以鼓励和帮助患者屈腿伸腿、挪动屁股、适当挺腹动腰等,以防患者长时间不动,造成压疮、血栓或加速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

韩氏穴位经皮电刺激:先用韩氏穴位经皮电刺激,根据分型取穴,针麻解痉止痛。

针刀夹脊穴松解:针麻镇痛起效后(大约半小时左右),立即行针刀夹脊穴松解。分天、人、地三层次,每层充分触激,直达病所。浅层(天)触激浅筋膜,疏通络脉;中层(人)触激肌肉,疏通腠理、解痉;深层(地)触激神经根,病灶减压,通经祛瘀,松解粘连。

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照汉章针刀四步进针法。做到“刺肉勿伤筋,刺筋勿伤骨……”。

三维纠正:针刀施术过程大约10-30分钟,术毕让病人平卧休息15分钟左右,观察病人肢体活动,待病人气血平稳后,即行三维手法纠正或三维牵引(不适合作三维手法纠正或三维牵引者可直接担架车推回病床卧硬板床休息)。

三维牵引在瞬间完成(1-2秒):病人俯卧,胸部固定在头胸板,臀腿部固定在臀腿板,医生把治疗计划输入微机,通过微机控制床体相对运动,同步完成三维方向的动作,纠正椎体间生物力的失衡。不同病人、不同病情,设定不同的治疗参数,具体见备注。

(2)缓解期

以活动水平障碍为主,临床上虽然疼痛及活动困难依然存在,但主要的功能障碍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为更突出的表现。此期患者下肢放射痛逐步减轻,脊柱保护性畸形明显改善,直腿抬高幅度明显提高,棘旁压痛存在,但不向下肢放射,扣击痛阴性;可短暂坐起和进行短距离行走。此期约为发病后3-7天。治疗在被动性治疗基础上,逐渐增加主动功能训练。

腰背臀腿部肌肉锻炼:空登自行车:要质量不要数量。飞燕点水:要质量不要数量。“桥式”五点或三点静力支撑法:要质量不限时间。

中药熏蒸穴位渗透为主(手法纠正脊柱生物力学不平衡按适应症随时进行),中药热敷灵为主要成方。

针灸、推拿、拔罐、手法正脊,随适应症适时进行。

牵引治疗:腰椎慢牵,床头下肢牵引,床头骨盆牵引等。

中药治疗:肾阳虚用桂附地黄丸;肝肾亏虚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淤血阻络用血府逐淤汤;筋脉失养,气血不运用补阳还五汤。

理疗:中药蜡疗、中药磁疗腰腹宁、中药磁疗贴、韩氏穴位经皮电刺激。

(3)恢复期

以参与水平障碍为主,临床上虽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改善,但难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学习及社会活动。此期患者腰痛消失和下肢放射痛消失,下肢小范围痠胀、麻木、不适,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此期约为发病1周以后。治疗逐渐过度到以主动功能训练为主,辅以被动性治疗。形成相对稳定的康复方案和康复计划。出院,继续执行康复计划,每半月复查,随访45天。若某些康复锻炼计划适合该病人的社会角色,嘱病人可把该行为带入生活,形成习惯。

恢复期教育:形成新的良好的生活规律,改变既往影响病情康复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杜绝自作主张,盲目增加锻炼项目,防止复发。危机教育:居安思危,告诫病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复发,但复发是有其常规的规律和条件,避风寒、适劳逸、畅情志,科学、持久、静心锻炼。切忌盲目追求锻炼结果,盲目增加运动量。

腰背臀腿部肌肉锻炼:空登自行车:每天起床前次左右,要质量也要数量。飞燕点水:每天起床前次左右,要质量也要数量。“桥式”五点或三点静力支撑法:每天起床前20次左右,每次坚持1分钟,起、放均要求主动,避免起时主动,放时“自由落体”。以上三项,开始阶段达不到数量或时间要求的,以综合锻炼后身体明显汗出为准。生活中可适当进行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中缓慢有序的动作,持之以恒,形成生活习惯。

针灸治疗或穴位经皮电刺激。推拿治疗配合慢牵引。中药浴或中药熏蒸。中药口服治疗:如金贵肾气丸、补阳还五汤等。单杠、双杠、引体向上、减重跑步、游泳等腰椎减重的活动。

起居调摄:避风寒,适劳逸,日照时间平均每天不低于一个半小时,加强功能锻炼,并使主要的功能锻炼转变为生活习惯。

饮食调摄:饮食均衡,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增加钙质食品。

情志调摄:畅情志,科学、持久、静心锻炼,忌急功近利。

3.中医治疗效果:

总结近十几年来的治疗情况,本治疗方案能够迅速缓解疼痛,缩短住院天数,目前无致残;减少麻药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济实惠;疗效肯定,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能迅速缓解疼痛。十几年来,我们一般都能在6小时之内,缓解病人的急性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医院手术治疗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住院时间略长于手术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但是几年来,无一例加重和失败;病人恢复工作能力的时间明显优于手术后病人;追访3年以上,复发率与手术无明显差异,但病人对再次治疗的恐惧程度明显低于手术;致残率为零,这是西医的手术方案无法比拟的。

夹脊穴取穴方法明显优于西医的影像介导下定位,经济实惠,并减少了放射危害。银质针导热(灸疗)镇痛、HANS针麻镇痛,不用麻药,或明显减少了麻药的用量,规避或减少了麻药毒副作用,也缩短了病人的期康复时间。中药静滴、外敷、穴位注射,基本弃用了甘露醇、糖皮质激素等脱水、消炎药,大大减轻了药物的毒副作用。穴位经皮电刺激、针刀夹脊穴松解、三维牵引或三维手法纠正的联合应用,基本上解决了中医不能治腰椎间盘突出急症的问题。

三维快牵在年通过科技鉴定,属“国际首创”。并获日本、中国、德国三国专利。三维快牵在年山东省科委定为“火炬”计划推广项目。三维快牵在年被国家卫生部定为“十年百项”推广项目。

“针刀医学”在年获教育部“普通大学教育准入”资格。现已在北京、湖北、西安等多所中医药大学开课。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有针刀医学的硕士、博士毕业。“针刀松解的研究”被国家科委纳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针刀穴位松解治疗颈肩腰腿疼在年被山东省卫生厅定为中医特色疗法推广项目。针刀松解腰背部夹脊穴、三维牵引或三维手法纠正的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年被山东省卫生厅定为“强基工程”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二十九套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方案,加快了病人的康复程度,针对性的改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防止复发和康复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们科,十几年前已治愈的老病号经常与大夫互动,基本上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沙龙,大大的减少了新就诊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了患者对医者治疗计划的依从性。对我们诊疗方案和康复方案的推广,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缓解期辩证应用纯中药制剂,增加了用药的针对性,减少了用药的数量和毒副作用。热敷成药的外用,使药效靶向集中,增强了疗效,减少了活血化淤、祛风除湿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和肝肾功能的损害。

中医治疗难点。腰椎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研究显示约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以减轻、缓解症状或令症状完全消失。我们认为,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临床治疗方面仍存在以下难点:针麻和针灸镇痛,有镇痛不全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2%的利多卡因5-10ml局麻。中药急性期脱水、消炎与甘露醇、糖皮质激素比较,副作用明显降低,病人易于接受,但中药起效速度不及西药起效速度快。腰椎间盘突出游离到椎管内型、及硬膜囊包容型,目前全部推荐给手术科室,中医手段尚无优势。很多中医大夫对西医的诊疗规范有盲从性。西医手术科室提出的禁忌症,目前很多中医大夫误认为也是中医药的禁忌症。

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应对思路。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我们提出以几个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优选中药镇痛组方,提纯中药麻醉用药,替代利多卡因等。深入研究穴位与经络的作用,找出更优穴对和组方,提高针麻和银质针透热的镇痛作用。优选中药脱水、消肿组方,研究穴位与经络的作用,用穴位注射和椎管内、硬膜外注射提高中药脱水、消炎的疗效。腰椎间盘突出游离到椎管内型、及硬膜囊包容型,联合手术科室,形成互动,明确诊断,打消病人顾虑,解释中医在这类病型治疗中的劣势,动员病人及早手术,同时,可劝导病人手术后进行中医康复。对中医临床医师进行观念教育,认清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从关爱病人的角度出发,优选中医治疗方案,充分发挥医者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出方,大胆施治,做到“能治好的治好,治不好的让病人满意”。体现“医者仁术”之宗旨。

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8天,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风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针刀医学解剖班:授课方式:在人体解剖实验室进行实体教学,每6位学员一具尸体,由针刀专家及解剖教研室老师一对一、面对面辅导。授课内容:横向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纵向为从上身到下身的解剖和治疗,其中贯穿影像学授课。

1.人体解剖实验室——人体全身骨骼结构及骨性标志及肌性标志

2.人体解剖实验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等针刀临床优势病种的针刀操作全过程

3.每天结合所学解剖观看具有三维动画的《中国针刀医学大型系列视听教材》

………………………………………………

联系人:林峰(







































白癜风的诊断
哪里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lctx/1495.html
热点排行
颈椎病家庭护理方法

颈椎病对于人体的影响是极大的,得了这种疾病后,在家一定要做好护理的工作,……【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颈椎病的治疗注意事项

现在有很多的职业白领都被颈椎病困扰着,目前颈椎病是一种高发疾……【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颈椎病家庭护理方法

颈椎病对于人体的影响是极大的,得了这种疾病后,在家一定要做好……【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