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检查及评估
1.颈椎病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包括: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2.X线检查
正常4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约有90%存在颈椎椎体的骨刺。故有X线平片之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现将与颈椎病有关的X线所见分述如下:
(1)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
(2)侧位①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②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③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④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⑤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⑥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3)斜位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3.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检查都可提示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
4.CT及MRI检查
已用于诊断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等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像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故能正确地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5.颈部活动及邻近结缔组织和疼痛情况
七、并发症
1.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5.胸部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下肢瘫痪: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椎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7.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8.椎动脉供血不足
八、康复治疗
(一)牵引: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
1.适应证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稍微屈曲颈椎时牵拉到上颈段,稍后仰时牵拉到下颈段。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三)运动疗法
(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
(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3)麦肯基力疗法
《麦肯基疗法》颈练习1:
第一步住在椅子或凳子上,平视前方,并完全放松。此时头部会自然前凸。
第二步缓慢且平衡地向后移动头部,直到不能再向后为止。在做这个动作时,不要将下巴翘起。换句话说,请一直平时前方,不要让头部向后倾斜,也不要向上看。
第三步当头部向后移动到最大幅度后,再做头部回缩的姿势。双手可以放在下巴上,辅助头部缓慢地向后推。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放松,这时头部和颈部会恢复自然突出的姿势(如第一步所示)。重复这组动作,请确保动作幅度达到最大。
《麦肯基疗法》颈练习2:
在做本练习前请先做颈练习1,然后保持头部回缩的姿势,准备做练习2。练习2应当每天做六到八组,每组十次。如果在练习时感觉到疼痛难忍,可以用练习3代替。
《麦肯基疗法》颈练习3
第一步:仰卧在床上,头部放在床边,不要靠在床头上。平躺在床上,放松头部和肩膀,不要使用枕头,准备开始练习3。使用头部力量(不要用手)尽量将头部向床垫上压。
第二步使用头部力量(不要用手)尽量将头部向床垫上压,同时收缩下颌。保持这一姿势几秒钟,头部和颈部会自然恢复到开始的姿势(第一步)。练习时都请保持头部和颈部向后移动到了最大幅度。
《麦肯基疗法》颈练习4
第一步在做本项练习之前,必须先做练习3。仰卧在床上,用一只手支撑住头部,慢慢移动,使头、脖子和肩膀露在床沿外。在用一只手支撑住头部的同时,缓慢地仰头《麦肯基疗法》颈练习4第二步在用一只手支撑住头部的同时,缓慢地仰头,然后逐步把手移开。在用一只手支撑住头部的同时,缓慢地仰头
第二步在用一只手支撑住头部的同时,缓慢地仰头,然后逐步把手移开,并尽可能向下看地板,将头部的动作幅度做到最大。保持这一姿势,将头部稍稍左右转动
第三步:保持这一姿势,将头部稍稍左右转动。颈部伸展幅度达到最大之后,保持这个姿势放松2~3秒。然后缓慢回到初始姿势(第一步)。做完这项练习后,记得一定要平躺在床上休息几分钟,不要使用枕头。
操作十分简单:每个动作约2~3秒,重复5到10次。每一疗程从开始到结束不超过60秒,每天7到8个疗程。
(四)神经的松动
神经松动技术是针对由神经组织导致的疼痛进行治疗的一种手法技术。其主要依据神经动力学检查阳性体征来进行判断,其理论依据在于肢体运动时,神经或神经外周组织产生的机械性与张力性的关系(相应的,神经问题分析分为机械性和张力性)。
分别为测试正中神经的ULTT1、ULTT2,测试桡神经的ULTT3和尺神经的ULTT4。
(五)悬吊(SET)的应用
九、颈椎病的预防方法
1、坐姿正确:要想预防此病人们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这是因为不正确的坐姿不但会影响颈椎的正常的生理的弯度还会对颈部的肌肉和韧带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就会引起颈椎病的发生,所以正确的女坐姿是非常的重要的。
2.活动颈部:人们在长时间的低头工作时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活动一下颈部,这也是预防此病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是因为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就会引起颈椎的血液循环的不顺利,这样就会引起颈椎病的发生,所以及时的活动颈部也是非常的重要。
3、用手按摩: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当中也可以隔一段时间用手进行按摩,这样也能对此病的治疗有一个很好的预防的作用。但是在活动时要注意避免动作过快。
白癜风能好么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