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食品产业首届科技成果暨产教融合对接

时间:2020-8-10 19:40:07 来源:颈椎间盘变性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nb.ifeng.com/a/20180716/6729558_0.shtml

近日,湖南省食品产业科技成果暨产教融合对接会在长沙隆重举行,此次对接会让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助推了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会议上发布了省内外15家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的可转化科研成果项。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

简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是国际上较早开展畜禽健康养殖研究的机构之一,也是中科院唯一从事动物生态营养与环境安全研究并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研究群体。主要开展亚热带区域集约型养猪业产品健康与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研究饲料养分在猪体内的消化、吸收、周转和排泄规律;探讨猪体内微生态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控机理;建立高品质、低残留、低排放的集约型养猪业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先后牵头发起成立了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和湖南省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试验站等科研平台,现有动物生态营养博士学位授予权、畜牧学和动物生产与环境控制工程硕士授予权。

创新团队组建以来,1人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湖湘人才计划3人,中科院青创人才2人、湖南省杰青2人。现有研究员10名、副研14名、助研6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3名。近10多年来获省、部、国家科技奖共14项,包括以第一完成单位排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得授权专利34项。作为通讯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多年篇,被引用多次(其中被Nature(自然)、PNAS等国际最著名杂志他引多次),H指数高达51,获得汤森路透年和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中国引文桂冠奖,在国内外相关工程技术领域业已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与德国家畜生物学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美国农业部肉类动物研究中心、美国康乃尔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加拿大农业部食品营养研究所、加拿大Guelph大学、澳大利亚CSIRO和新西兰Massey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该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中科院和各级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余项,其中国家级任务75项。近5年来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游离氨基酸活体无线监测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仔猪小肠上皮隐窝绒毛轴更新与蛋白质代谢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生长猪胃肠道谷氨酸转运和代谢的机制研究”,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猪品种优质化、养殖集约化及精深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项目“机体氮代谢对肌肉生长与肉品质的调节”等重点项目。

可转化科技成果

1、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种养结合、循环技术体系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持有单位:湖南惠生印遇龙院士工作站

联系人:于济世,

2、“沅澧德味”高端猪肉开发体系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持有单位:湖南惠生印遇龙院士工作站

联系人:于济世,

3、大宗非粮型单细胞蛋白资源战略开发项目技术路线

此成果包括:1.高纤维副产物的糖化还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高氨氮副产物的快速解聚与靶向重聚关键技术研究课题;3.功能性酵母源生物饲料与无抗养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4.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持有单位:山东省印遇龙院士工作站

联系人:何永聚,

4、水芹菜技术体系

成果简介:畜禽类粪尿经发酵产生的发酵液称沼液,随意排放的沼液会污染周围环境,利用沼液栽培具用经济价值的水生蔬菜—水芹菜,形成“猪—沼—水芹”模式,不仅可以达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持有单位:江西省科学院印遇龙院士工作站

联系人:丁建南,

5、苋草生物技术解决猪粪二次污染的技术体系

成果简介:采用苋草生态生物饲料喂养,猪粪中没有重金属残留,可直接用于清粪实现粪污回收,充分利用苋草发酵剂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通过好氧发酵把猪粪加工成有机肥。不仅可以达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还可以解决猪粪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持有单位:中苋生态科技印遇龙院士工作站

联系人:陈尔平,

6、化畜禽养殖粪水微生物巢处理技术。

成果简介:微生物巢技术是基于生物发酵原理发明的一种畜禽粪水处理方式,它以蜂巢为基本模型,利用锯末、稻克和作物桔杆等作为基础材料,粪水为发酵用;添加专用高效复合菌剂,在适宜C/N比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作用,制成消纳粪水的微生物反应堆,最终制成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达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持有单位: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印遇龙院士工作站

联系人:潘登,

7、大湘农立页增氧污水处理工艺

成果简介:大湘农立页增氧污水处理工艺,以极低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将液态污染全部转变化固态有机肥,有机肥可用来饲养黑水蛇或蝇蛆,或者其它资源化利用模式;将猪舍内空气的排放统一出口,通过立页增氧系统及二次除臭湿帘的吸附及过滤等作用降低排放气体的臭味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养猪零污染。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持有单位:中国科学院印遇龙院士工作站

联系人:岳建衔,

8、土壤重金属减排技术体系

成果简介:针对畜牧业微量元素利用率低,稳定性及平衡性差及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成功开发了高效稳定的铜、铁、锰、锌等小肽熬合微量元素生产技术体系和纳米蛋白硒(液体)生产技术,建立了奥格理想微量元模型,简化了配方技术,研发了纳未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及产品生产工艺,并提出了相应的抗仔猪腹泻方案。综合使用上述产品,可以大幅度降低动物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该技术体系成果显著减少了饲料中微量元素的使用量,对于缓解养殖与环境的矛盾问题提出新思路及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持有单位:安徽省中国科学院重金属减排院士工作站

联系人:高梦黎,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简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始创于年的湖南省农务试验场,年定名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是全省规模最大、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近年来,先后荣获了“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机构设置。现设杂交水稻、作物、园艺、蔬菜、水稻、茶叶、农产品加工、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生物技术、环境生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农业经济和区划、农业信息与农业工程、西甜瓜等15个研究所(中心),12个内设处室、2个科研辅助机构、3个直属机构及5个挂靠学会。除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副厅级机构外,其余均为正处级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强化科学科技推广与普及,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解决我省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长期性、公益性的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问题。

人才队伍。全院事业编制个,实有在职人数为人,离休人员8人,退休人员人。副高以上职称人数人(其中正高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其中博士人)。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隆平为杰出代表的一批层次高、实力强的拔尖人才,其中院长邹学校被聘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9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国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3人,湖南省光召奖获得者4人、湖南省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4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4人,湖南省“”人才工程19人;2位专家进入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管理体制。全院现有土地面积.5亩(其中长沙县高桥基地.55亩,长沙县春华基地.5亩,海南基地50亩),总资产约10.47亿元。年8月22日,省委书记杜家毫时任省长时来院调研和现场办公,明确了我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9月21日,省编办下文,我院机关本级和所属15个研究所(中心)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院生产管理处、院科研基地管理中心定性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全院实行院所二级法人管理体制,院机关本级、15个院属研究所(中心)实行全额预算管理,2个科研辅助单位实行差额预算管理,均实行独立核算,执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年全院预算总收入4.6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预算2.23亿元。预算总支出4.61亿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05亿元,维持单位运转的日常公用支出0.33亿元,项目支出2.23亿元。

科技平台。全院已建成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工程实验室、柑橘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71个,其中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年初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会议综合评审,被评定为“优秀”等级。建设了院高桥大型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与湖南大学联合创办了研究生院隆平分院,建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野外科学试验(观测)台站3个,牵头组建了“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湘鄂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整合、项目攻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成果。建院以来,全院累计取得科研成果余项,育成农作物良种多个,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学家团队领衔下,杂交水稻历经了三次飞跃,四轮高产重大突破,五度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杂交辣椒、两系油菜、有机茶叶、植保技术、农产品加工、新型肥料、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的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推动着湖南、全国乃至农业生产的技术变革,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负责人:邹学校

联系人:黄绿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bbo.com/blsl/10189.html
热点排行
颈椎病的护理原则有哪

对于颈椎病大家都不陌生,遇到颈椎病是很多人都十分困扰的问题,所以针对大家……【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颈椎病的护理原则有哪

对于颈椎病大家都不陌生,遇到颈椎病是很多人都十分困扰的问题,……【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