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6日—7日,第五届中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暨陕西省脊柱微创高峰论坛在“青铜器之乡”宝鸡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由由中国康复学会脊椎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及陕西省脊柱微创学组主办,我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脊柱微创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议脊柱微创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我国微创脊柱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会议主会场设在万福七星酒店万豪厅,会议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拓文主持,学会领导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侯树勋教授、学组领导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主任委员孙天胜教授、市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建国、市卫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医管局局长赵永怀、我院院长鲁潘贵参加了开幕式。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医院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侯树勋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会议不仅是临床实践交流的平台,也是微创新技术、新知识交流的平台;此次大会各位专家的到场授课及面对面的交流,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脊柱微创事业的发展。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主任委员孙天胜教授形象地将此次会议比作“华阴老腔老树开新花”,学术主题侧重于一个“新”字,各位专家对当前脊柱脊髓损伤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和创新性的研究,形成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医院对各位教授和医学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我院骨科、脊柱科的发展概况,市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建国在讲话中说到,这是我市医学会换届之后在宝鸡举办的首个国家级学术会议学术,为全市骨科业务交流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平台。
本届会议以“脊柱脊髓损伤评估、治疗与康复”为主题。大会历时两天,主要以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形式展示各种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等全国各地省外专家人,省内专家53人,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的骨科专家云集宝鸡,就当前脊柱微创外科领域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来自全国脊柱脊髓损伤34位知名专家深度解读年美国神经外科学会《颈椎脊柱脊髓损伤指南》,概括了颈脊柱脊髓损伤目前常见的正义点,并给出了带有证据等级的建议。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委员会、脊柱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主任委员、医院副院长、孙天胜教授,西安医院贺西京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医院朱悦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洪毅、付光及张军卫教授,医院郝定均教授,医院鲁世保教授,医院付强教授,医院吴建贤教授,医院周英杰教授,医院冯世庆教授,医院夏虹教授,医院钱邦平教授,医院李波教授等出席并分别进行发言及专题演讲。省内外专家们通过对指南的深度解读,使参会人员掌握了国外关于颈脊柱脊髓损伤的规范化评估和治疗方法,同时也给大家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借鉴作用,尤其是通过讲解康复医疗和其他治疗手段,体现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人们不仅满足于疾病的及时救治,而且希望健康地能够重返社会,体现生存尊严,实现社会价值的共同愿望。
8月6日在两个分会场同期举办了学术卫星会,主要围绕“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科临床护理新动态”为专题进行。在脊髓损伤专题会场,医院郝定均教授系统介绍了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评分分型及其临床意义;医院冯世庆教授对修复脊髓损伤的瓶颈问题及治疗展望进行了重点讲解;中山医医院沈慧勇教授对脊柱肿瘤手术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医院项良碧教授和省三院丁文元教授提出,要把握关键时机,开展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重建手术,如神经转位术、痉挛的手术治疗、肢体矫形、肌腱转移等,重建手功能及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伍骥、钱济先、陈其昕、陈建廷、李放、贺西京等专家介绍了脊髓损伤后的并发症的规范化管理;闫金玉、潘钰、杨利学、王盾等专家介绍了脊髓损伤康复的宝贵经验。在骨科临床护理新动态专题会场,医院刘秀梅、王秀虹分别就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膀胱功能支持及颈脊髓损伤患者不同阶段焦虑状态护理对策进行了讲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王欢和魏丽巍介绍了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和防跌倒的安全护理,我院代表醋爱英探讨了责任制整体护理在骨科病区的实施效果研究,苟红梅和张巧红分别针对骨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压疮的护理干预和管理效果进行了交流。
8月7日陕西省脊柱微创高峰论坛会议上,陕西省脊柱外科学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组长、医院医院院长钱济先教授担任本次会议大会主席,我院脊柱骨病二科主任卫建民主持开幕式。
钱济先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学术专题研讨会使脊柱微创技术在本省得到普及和推广,今后的医院为切入点,医院的脊柱微创水平。
开幕式后,大师讲堂环节精彩纷呈,重庆医院邓忠良教授以《经皮内镜颈椎外科手术应用》为题,通过临床经典病例对经皮脊柱内镜涉及的9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讲解。邓教授特别指出,手术是骨科医生的重要工具,功能化、微创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随着微创脊柱外科发展迅速,经皮脊柱内镜以其独特优势,必将成为骨科手术的主流。重庆市医院李长青教授在《经皮内镜技术在腰椎术后微创翻修中的应用》指出,尽管经皮内镜技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但此项技术的开展必须在精确的术前诊断与规划、精准的技术选择与实施、充分的潜在并发症的认识与防范、正确的术后康复等条件下规范开展。
湖南省南华大学医院王文军教授进行了《组合微创技术(hybird)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的演讲。他说,微创技术是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组合微创技术已将传统的单一微创手术升华到“更高的艺术般境界”。但其技术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理论依据、严谨的专科训练、充分的临床实践以及客观的疗效评价的基础上。
医院钱济先教授作了《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策略及并发症》和《纤维环修复技术的临床意义》两个专题报告。在第一个报告中,他详尽介绍了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及其并发症的减压复位策略和技术关键点。他说,MIS-TLIF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而个性化的减压设计、复位方式的选择最大程度体现微创的优势。在第二个报告中提出,我国脊柱外科的发展将以椎间盘置换或再生、生物诱导再生、间盘保护、纤维环修复、多中心研究为方向。
上海交通大医院梁裕教授讲解了《应该重视显微技术在微创脊柱外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尽管目前脊柱内镜技术发展迅猛,但脊柱显微技术同样显示出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虽然显微技术因为显微镜的使用、以及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等原因发展缓慢,但是作为椎间盘摘除术的金标准,脊柱显微技术发展仍是丰富脊柱微创手术的必要术式。
医院常峰教授在《经皮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不同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报告中,分析了椎间盘突出与椎管狭窄的区别。他认为二者主要区别于压迫部位的不同,大部分椎管狭窄症可行内镜减压治疗,不稳定时需重建稳定性。
医院张西峰教授以《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窥镜下度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为题,讲述了腰椎管狭窄的概念、临床分型与特点、保守治疗方法。对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度减压术及其并发症进行了剖析,特别强调该术式要充分重视镜下处理要点。
医院朱卉敏教授分享了《联合椎间孔镜技术在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他通过临床病例,对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的特点、积极治疗的意义、对手术治疗需要思考的问题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我院脊柱骨病二科主任卫建民以《全脊柱内镜术——我们的成长经历》为题,同参会人员分享了全脊柱内镜的经验。他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是骨科多发疾病,而全脊柱内镜术以上述三种疾病为主要适应症。历经7年的发展,我院对全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已经从年最初的30例发展到年的例。
此次论坛还直播了由医院高浩然副教授主刀的腰椎间盘突出侧路镜手术—T技术手术。在当天的论坛上,还有十余位来自省内各地区的脊柱微创专家们分享了他们各自的临床经验,并作了病例讨论。
此次学术会议是全国脊柱微创学科的盛事,也是陕西省脊柱微创学科的全面总结,为本地区脊柱微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升了信心,对推动全国及西北地区脊柱微创普及和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医教科魏巍)
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治疗医院